散文(35)家_OK

是不是年纪越大,归家的心越是迫切呢?刚毕业那些年,只觉得外面的世界很新奇,除了国庆节这样的长假期会想着回家外,其他时候几乎想不到要回家的。

记得刚到上海,对周围可是充满着好奇,只要一有时间就呼朋唤友地出去逛。印象最深刻的是第一次逛黄浦江边。现代派气息的建筑中渗着些古典,繁华却不喧嚣,那些建筑风貌风格迥异,每一幢都是大家之作。对于像我这样没见过什么世面的农村妹子,只有羡慕嫉妒恨了。

能在这里工作生活的人,是多么幸运呢?闲暇时沿着黄浦江边道上走走。爱热闹的,可以加入到熙熙攘攘的人群中,随着人流逛一逛步行街,南京西路上的那些shopping mall,那么热闹繁华,就算不买什么,光看着也是享受的。喜欢宁静的,则可拾级而下,找个干净的台阶坐下,望望宽阔的江面上,稀疏的船只慢悠悠的行驶,心也会跟着静下来,宽起来。船驶远了,仍然可以茫茫然望着,没有人会注意你发呆的眼神。

没想到自己在上海一漂就是十几年,这十几年跌跌撞撞,吃了一些苦头,经历一些深刻的事,到过不同的地方,见过的风景多了,见识远比从前大了,这里的生活节奏也适应了,却常觉得少了魂一样的,心空闹闹的。那盛夏的浮萍,水面上的一潭,绿茵茵的极繁盛,根却是浮于水上的,我也同它们一样,找不到扎根的土壤。

城市很大,人很多,可以谈心的太少,同事很多,朋友也不少,能像兄弟姐妹聚在一起吃饭的,却很少。在这里缺少属于我的亲情,没有出国却有那么一点孤寂感,同那出国的第一代华人。交通很发达,说走就走讲得轻松,哪能每天穿梭于两个城市之间呢?时间、精力和金钱都不能支撑的。

曾经认为生活在这里的人是幸福的,慢慢地我发觉家才是心最想留的地方,不只我,这里千千万万的外来人,对家永远有一种向往。唯有家让我们能品尝到幸福的味道。纵然,上海的综合实力和良好的医疗教育资源,一般城市不能同日而语,能留在这里扎根对下一代自然是好的,可是想到艰难的落户政策,高昂的房价,苛刻的买房资格限制,决心动摇了。

常常出去旅游,行至一处有着家乡影子的地方,恋家的情更深了。家啊,它​如影随形,繁华洗不掉心头的恋想,染尽白发也不会忘却,家——至死不渝的向往。


徐永萍

2017/5/30上海

搜索微信公众号“胸无城府心如玉”,关注并投稿,丰厚奖品等你来领。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看到简书上自学水彩三四个月的图,感叹人家画的好棒的同时内心又有点失落,感觉自己是不是没有天赋,能不能画到人家那样子...
    Lydiababy阅读 1,631评论 4 0
  • 写下这个标题,感觉很沉重。 一 写这个话题是缘于昨天被初中同学骗了。一个很少联系的初...
    亮睛睛阅读 3,480评论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