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谷雨
春季中的最后一个节气,
二十四节气的第六个节气,
也是春季中的最后一个节气。
每年4月19日~21日时
太阳到达黄经30°时为谷雨。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三月中,自雨水后,土膏脉动,今又雨其谷于水也。雨读作去声,
如雨我公田之雨。
古人将"谷"和"雨"联系在一起,
蕴含着"雨生百谷"的意思。
“清明断雪,谷雨断霜”,
谷雨之后,便于谷物生长。谷雨节气的之后意味着寒潮天气基本结束,雨水充沛,气温回升加快,大大有利于谷类农作物的生长。盖谷以此时播种,自上而下也。”这时天气温和,雨水明显增多,对谷类作物的生长发育关系很大。雨水适量有利于越冬作物的返青拔节和春播作物的播种出苗,古代所谓“雨生百谷”,反映了“谷雨”的现代农业气候意义。
所以农谚说:"谷雨前后,种瓜种豆,
有 “雨生百谷”之说。
趁着昨晚的春雨劲儿~
相约三两好友,
在谷雨时节品新茶,
一块儿围坐喝茶,把酒言欢,
画几笔山水竹枝,折上一只枝桃花~
在一杯新茶缭绕的香气中,
呼吸春天的嫩绿嫩绿的气息~
亭亭翠竹,兴致盎然。
“闲看庭前花开花落;
去留无意,望天空云卷云舒”
谷雨
谷 得雨而生也
酒者,
得一知己足矣
在中国的种酒文化,“酒逢知己千杯少”,
酒是维系人与人之间情感的
一种载体,
一种纽带,
知己相逢,不喝点小酒,
有点乏味,
自然也算不上是知己相逢
我国是酒的故乡,
也是酒文化的发源地,
是世界上酿酒最早的国家之一。
酒的酿造,在我国已有相当悠久的历史。
在中国数千年的文明历程中,
酒与文化的发展基本上是同频发展的。
大体上,古酒约分两种:
一为果实谷类酿成之色酒,
自夏之后,经商周、历秦汉,以至于唐宋、皆是以果实粮食蒸煮,加曲发酵,压榨而后才出酒的,无论是吴姬压酒劝客尝,还是武松大碗豪饮景阳岗,喝的就是果酒或米酒,
二为蒸馏酒。
有色酒源于古代,据《神农本草》所记载,酒起源于远古与神农时代。《世本八种》(增订本)陈其荣谓:“仪狄始作,酒醪,变五味,少康(一作杜康)作秣酒。
古代文人在把酒言欢的时候,
总要给所饮的酒起个饶有风趣的雅号或别名。
这些名字,大都由一些典故演绎而成,或根据酒的味道、颜色、功能、作用、浓淡及酿造方法等等而定。
酒的很多绰号在民间流传甚广,所以文在诗词、小说中常被用作酒的代名词。
这也是中国酒俗文化中品种繁多,
百花齐放的一大特色。
其中杜康是古代高粱酒的创始人,
后世将杜康作为酒的代称。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其中的唯有杜康出自《短歌行》
欢伯:因为酒能消忧解愁,能给人们带来欢乐,所以就被称之为欢伯。
这个雅称最早出在汉代焦延寿的《易林·坎之兑》,“酒为欢伯,除忧来乐”。
谷雨节气
谷雨到来,暮春到了,
万物生长渐旺,天气也渐热。
中午气温较高,但早晚气温仍较低,因此早晚时要适当加穿衣服,尤其要注意切勿大汗后吹风,以防感冒;过敏体质的人外出时还要预防花粉过敏,预防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等的发作。
此时阳气渐长,阴气渐消,要早睡早起,不要过度出汗,以调养脏气。另外,由于谷雨时节雨水较多,要防湿邪侵入人体,出现肩颈痛、关节疼痛、脘腹胀满、不欲饮食等病症。
饮酒
古人有云“一曲新词酒一杯”,
酒在古时多为文人墨客
在抒发写作的灵感
借酒助兴
酒在古代更是解忧的好东西。
且古时天气多寒,以酒驱之。
◆
而如今
现代人饮酒更应做到
适可而止,
量力而行,
切莫贪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