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以造一个词,你可以设定它的词义,或是借来一个词,自说你的话,它的意思自己心里明白就行,别人怎么看,懂不懂,并不重要。即使现成的词汇,用过千年万次的词汇,你再用它说上一句话,别人就一定能懂么?别人懂不懂得,不在于你用的是否是熟词,而在于说话的人想不想让人懂得。文字也是一样的,只有教师才会那么傻,总想读懂每一篇文章,读懂文章中的每一句话,每一个词,还不遗余力地去揣摸作者的用意。想想原先的私塾倒是挺实在的,就是教你认字、写字,教法也是简单高效的,认不出、写不好,戒尺侍候。谁说过,小时候美好很简单,长大后简单就美好。原来哲学也是简单的,把废话颠倒着说就哲学了。教育可不可以也简单一些呢?人有时候其实是挺蠢的,相互折腾也就罢了,顺带着还会折腾自己,上学本是件快乐的事,居然可以折腾成这样。
浅陌,不是我造的,谁造的?不知道,一不小心让我看到了,多好的一个词呀!我不禁为之感叹,真的该好好地使用。如果我也能造出这么好的一个词,我是巴不得有人借去的,用的人越多,说明你创造的价值越大。你看,创造也是简单的,把两个不相干的字强扯在一起就属于创造了。这样说来,旧时的媒婆也是有相当创造力的,不相干的两个人,她们竟能捏合在一处,这可比捏合两个字的技术性强多了。
浅陌,真的要好好地用一用,用在为文上倒是小事,用在生活中,说不定你的未来便因此而美好。不久前,有一位朋友在她的文章中用过一个词,是改用的一个成语,她是在说亲戚间相处的事儿,她把亲密无间改用成亲密有间,我一下子就感受到了那份微妙的距离感,那个精确到厘米的距离感。生活中亲戚也好,朋友也罢,处得好坏,处得长短,这个距离感是很重要的,摩擦的条件是什么?物物相接,触而无间,无间是亲近的极致,也是摩擦的缘由。此时浅陌是不是可以插进来了?浅字若是去掉,于亲于友就是大不堪了,有了这个浅字便有了生活的味道,有了情感的温度,有了智慧的存在,有了文明的宽度。想想生活中那些一直无指无责的朋友,往往不是彼此间完美无缺,而是有意无意间形成的一种恰当的距离。因为亲密无间,世间曾上演过不少肝胆相照的剧情,因为亲密无间,世上更频发过反目成仇的闹剧。浅陌就好,避大害却小利,应是合算的一种选择吧。
浅陌,不妨试着用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