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将“我明天开始” 变为“现在就开始”?——读《瞬变》

图片发自简书App

01

原本计划今天去跑步,晚上空闲后,却又呆在床上不想动弹,脑海里开始出现一种声音:要不我明天再开始?事实上,我明天也不一定能去跑步。

已经坚持了几天的英语学习,因为各种原因突然中断,为了让自己心安一些,“我明天多学一下”的声音就开始出现,然而这样的坚持一旦中断,就很难再继续下去。

……

类似的情况,我已经不再陌生。一旦“我明天再开始”的声音开始出现的时候,也意味着计划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顺利实现,更多时候类似的计划也仅仅停留在脑海中,并没有付诸行动。为此也常常后悔,为什么不再多坚持一下。但下一次再开始的时候,还是以放弃为结尾。


02

人看上去懒散的时候,其实已经筋疲力尽了 。

这是《瞬变 让你的世界变好一些》提出的观点。第一次读到的时候,有种眼前一亮的感觉。当然就我个人的实际情况来说的话,这句话并不能全部解释我那些夭折的计划,因为当我不按计划执行时,不一定就是我很累,很可能只是单纯的懒而已。

但我还是很认同这个观点的。尤其在实习后,八九点下班回到房间,的确感到很累,只想先躺到床上,没过多久就准备休息,更别说还会按计划看书、学习。久而久之,我越发佩服那些在上班后,依旧能每天坚持写文、看书的人。

那累的时候,又该怎样改变,才能使得一切按照原计划进行?

第一,降低要求。如果今天实在觉得很累,就把原计划要读一个小时的书,减少到读30min,甚至可以读的更少,但是一定要读,也要认真读。

第二,即时改变明天的计划。明确明天具体要读到哪个部分,且设定一个触发机制,比如明天几点一定要开始读书。

第三,找人和自己一起,加入读书群或者每天将自己的读书感悟发到朋友圈,有外界的监督,会让自己更容易坚持下去。


03

很多时候 ,看似是人的问题,其实是环境的问题。

这是我第二个令我眼前一亮的观点。当我纯粹是因为懒散而不想继续(还是用读书来举例),呆在房间读书与呆在书店读书,前者的环境需要我去克服很多因素,来自床的诱惑、手机的吸引等等,只要其中一个因素没有克服,我就很难继续下去。而当我在书店时,周围的环境会让我不自觉的就开始读下去,也让我的动力以及自制力是完全用于读书,且这个过程中很少有其它干扰的因素存在。

当选择节食减肥时,首先就是要少吃,可是对于吃货来说,少吃是非常难以克服的,毕竟一个不小心就会吃过,而看着桌上一堆好吃的,自己却不能解决它们又是相当痛苦的一件事。但是当我们选择用比平时更小的餐具吃饭时,会有意识地告诉自己已经吃了多少,从而减少自己的进食量;或者买比平时更少的饭菜,当我们吃完时,迫于各种因素,你会变得很难再去点一份,也可以以此来达到少吃减肥的目的。


04

有清晰无误的目标,同时勾勒出关键的步骤。

当你读书时,就需要定好读书的具体时间、读完写多少字类似的,明确到具体的、没有任何模糊的地方,其次,还需要制定出按时读完这本书要做的关键步骤,例如为了让读的书有效果,每天至少写多少字的感悟,一个星期后,我需要读到哪一个部分。换句话说,我所制定的目标及步骤,当任何一个人看,他们能有较为清晰的理解,才算合格。


最后,就我个人而言,这种寻求改变的方式是一种滚雪球式的,可能在前期会比较吃力,需要不断克服,但时间一长,改变后带来的价值会让我大大受益,毕竟任何有价值的东西,都绝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得到的。


2018.3.21

凌枫同学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