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题呈现:
土,地之吐生物也。——《说文解字》
土里生长的不只是庄稼,还有习俗、文化……――《乡土中国》
以下组材。
许慎编著的《说文解字》据其形说道:“土,地之吐生物也。”是的,争春的群芳根植于泥土,躁动的走兽踩踏着泥土,形形色色的建筑依托于泥土,我们人类更是片刻也离不开它,其中也包括我们旋转不息的思想。
“血沃之地将真正生长出金麦穗和赶车谣”,韩少功的乡土贫瘠而脏乱,可当他身在异乡感怀身后远远的那片热土时,回望过去的日子熠熠闪光,展望未来的乡土充满希望。
很多人为了心中的远方而迁徙奔波,故土留在了身后。村上春树于《远方的鼓声》中说;“在远方的鼓声呼唤下,我踏上漫天的旅途,裹起一件旧大衣,把一切留在身后。”大城市漂泊的异乡人,远渡重洋的求学人,数不胜数,人别故土,那曾经或深或浅的心理纹路中深藏着熟悉的内容。
一方水土一方人,每一块乡土生出不同的习俗,而美食恰是以最温情的方式传承,令人难以忘却。《舌尖上的中国》除却给我们呈现一道道视觉盛宴,更是以食物这种原始而纯真的方式,展现了一个古朴而真实的美丽乡土。木心的小诗《少年朝食》里写道:“姑苏酱鸭,平湖糟蛋,撕蒸笋,豆干末子拌马兰头,莹白的暖暖香粳米粥,没有比粥更温柔的了……”又难道仅仅是那遥远的古早味在召唤吗?不,还有那份回不去的清淡与纯真,还有那是永恒的精神岛屿。
翻开一部部文学著作,你会感受到作家们无论在哪都割不断的乡土文化情思,马尔克斯用冷静的笔触挖掘故土上生活过的祖辈们的故事,以《百年孤独》再现拉美大地的沧桑与荣光。莫言运用魔幻展现《红高粱》,诉说高密土地中生民的挣扎,而赫尔墨塞《故乡》中主人公佩特,历尽困顿,而最终将故土称作是“疲惫灵魂重新展翅的地方”。亦如余光中先生曾说:“将我与大陆隔离,我的汉魂唐魄也会永远萦绕着那一片后土”,浸入骨血的乡土文化,是乡愁的根系所在,只要刻入我们血脉的文化基因传承不绝,在哪里,故土便是心灵安放的家园。
海德格尔曾经发问:“在技术化的千篇一律的世界里何处才是家园?”显然,是故土,是人心灵永恒不变的家园,若失却本该传承的地方,就是灵魂流浪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