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机遇就是这样的奇妙,
因为你做出了一个选择,
遇见了这样的一群人,所以就发生了这样的故事。
这是一次蜕变的蓄谋已久。
因为优秀,所以喜欢,因为喜欢,所以推荐——《朗读者》。
自从《朗读者》第一期开始,我总是自己先提前看完,
然后在周四或者大自习的时间给我的学生们看,
一期节目我会看到三次,每一次都有着不同的感受。
有些调皮的孩子对我说;“老师,为什么又是朗读者?”
“因为,阅读很重要啊。”
潜移默化总是一个耗时很长的工程,
而我不会放弃这种分享,
哪怕我的学生中只有一个人在这种分享中有所收获,
从不爱阅读到爱上了阅读,
也是我的骄傲。
一个人,一段文。
诚如人类,
每一段独一无二的人生,
对人或者事因为三观的差异与众不同的见解,
所以,阅读也是一样,好比有些人喜欢小说(有的喜欢科幻小说、有的是仙侠小说、有的则是推理小说。。。);
有些人喜欢散文,有些人喜欢喜剧,议论文,诗歌。。。
或许是书中的一个故事,或者是文中的一句话,或是爱上了那种基调。于是因为阅读而敏感、而哭泣、而坚强。
无声的文字,有声的倾诉。
董卿为我们创建了一个净化心灵的“乐园”。
通过朗读者,知道有一种对于自己儿子的爱不是颐指气使而是尊重,这是联想创始人柳传志告诉我们的秘密。
通过朗读者,知道有一种叛逆会遗传,这是作家麦加用自己痛苦的回忆呈现的不为人知的角色转换后品尝到的辛酸。
通过朗读者,知道有一种付出是为了孩子的未来,这是全国唯一一家艾滋病儿童学校的校长将内心掩藏起来的痛一层层用手扒开展示给我们的。
通过朗读者,知道有一种骄傲是作为中国人的骄傲,这是维和部队舍小家为大家的神圣使命。
。。。
有太多的感动从这里开始,让我们去创造更多的感动。
董卿用20年的时间积攒力量,最后为我们呈现出这样一个节目。
董卿和这个节目的感情就像母亲和孩子。
尽管它
没有过于炫美的舞台效果,
没有锣鼓喧天的音乐,
没有傻傻逗笑的段子。
但是却
拥有纯粹的平静的分享,
触及心灵的感动,
怦然心动的喜欢。
20年听起来并不长久的时间,
可是一天天数来却是漫长到把我们的生命分成了不到5份。
20年的沉淀,不紧不慢,不浮不躁,
太多的艰辛与阻挠已经不足外人道。
最后,终于她如愿以偿。
在面对面节目中,董卿这样解答记者对于创办《朗读者》的提问:
我突然明白一个道理,
我之前所有的走过的每一步,都是为了今天能够走上这个舞台。
我觉得我为这件事等了20年,
或者我为这件事准备了20年。
当朗读者出现在大众视野之后,
它在当今各种纷繁杂乱的选秀或者明星真人秀中像一股清流,
出淤泥而不染。
它让我们在嘈杂中终于可以清洗自己的耳朵,
浸湿眼窝。
似乎说再多的赞美,都抵不上你们自己的审美,
因为有时越喜欢的东西,总是会词穷。
可是今天,不只是想把《朗读者》介绍给你们,
其实更想分享的是董卿的一段受访视频。
通过这一段视频,或许我们可以在她的身上找到继续努力的理由。
或许,我们会让自己许久之前沉寂的梦想再一次苏醒。
如果此时的你,正在受着老板的责备与压榨,
如果此时的你,对生活失去了热情,变得麻木,
如果此时的你,生活里对待朋友时只剩下了抱怨,
我想你应该点开这个视频,
因为董卿呈现的就是每一个成长着的你我的人生。
不信,来听。。。
后记:
借用视频中引用的的这句话,也送给亲爱的你们:
他从未长大,但从未停止成长。——写在阿瑟克拉克墓志铭上的话。
我永远没有长大,但我永远都没有停止成长。
就让我们永远怀着一颗青春热爱的心,去看人世间的风云变幻吧。
想到非非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