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何谓“高处不胜寒”,本意是指人在高海拔的地方,因地势高海拔低,气温低而受不了寒冷,又有人理解为月宫的高洁寒凉,水调歌头后,世人想为苏轼欲飞往寒宫,又恐琼楼玉宇高寒,所以便有下词“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冷清的月宫有什么好,不如留在人世间,这里的月宫可拟为朝廷。
一“词”多”义,一个字,一首词,在不同人看来,都是不同的,水调歌头这首词,普遍认识是为表达了诗人对家人的思念以及对美好事物的祝愿,从词开头的“明月几时有”再到结尾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世人赏析为东坡把酒问青天,明月几时有,明月遥遥无期,只愿人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表达了苏轼诗人对家人的思念之情。
而在我看来,另外一种解释似乎更能满足我的臆想,那便是苏轼放荡不羁的性格不能适应如同市井的朝堂之浊,而不敢与之苟同,是谓:“高处不胜寒”,恐与同僚共事,心气高节,于是:退朝堂之寒,居江湖之远,在丙辰中秋,欢饮达旦之时便有:“我问青天,你知道何时是明月吗,不知道天上的宫阙,今夕又是何年啊!我现在只想乘风归去,又恐朝堂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高处不胜寒啊!”朝堂之寒,苏轼高风亮节,才气高而不屑官僚朝堂之气,就是“高处不胜寒”。
”苏轼有感为:在朝堂为官,身边的官僚之气我不喜,没有一个懂我心的知己好友,虽说琼楼玉宇有如仙境,世人人人向往它的富丽堂皇,却不知它的寒冷孤清,如若在仙境享它的繁华,却要违背自己的本心去奉承攀枝,那我还是退去吧!何似在人间,怎比得上在人间来的逍遥自在呢!
有史据证:宋神宗熙宁四年苏轼,与王安石新法的意见不和,在朝堂上论新法利弊,王安石不喜便让御史大夫在皇帝前指苏轼的过失,于是苏轼以开封府推官通判杭州,是为了权且避开汴京政争的漩涡,熙宁七年,自愿调知密州,虽说出于自愿,但实质上仍处于外放冷遇的地位。
一次次的政治不得意,在厌倦了朝堂的尔虞我诈,官僚之气后,熙宁九年,在密州的中秋月夜,苏轼便感有此词上阙:“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在入琼楼与人间之间的抉择,苏轼还是顺应了本心,不贪富华,只求由心性放荡不羁的人生。不能与高高在上的朝堂所处,在为了奉承为官和由心性而乐的两个选择中,东坡选择了后者。
那下阕呢?“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徘徊在“入世”与“出世”两条路的交叉路口时,忽然心性豁达道:“这世间哪有两全的事情,我又欲居高楼,又想由性而为,又欲处朝堂,又期望没有官僚污浊之气,于是不应有恨啊!只但愿这天下的人事事圆满,不应同我一样,不解官场,而落得个难全之下场。”
苏轼之心性豁达,才气傲狂,率性而为,以心交友,不以利结伴。
展望当今,又有几人会由性而为,避不喜之气,绝不喜之行,有的阿谀奉承,迎合他人,在互相吹捧中丢失了自我,由是高处胜寒,寒山之巅酒池肉林,寒山之下遍地哀鸣。
清风骨自成,难与俗子臭,就便是我所理解的“高处不胜寒”。率性而为,避不喜之气,退不喜之人,绝不喜之行,以心交友,不以利结伴,就如同周敦颐《爱莲说》中所描述:“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君子也”,不添加多余的成分,简单,纯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