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文章贵在积累

    黄庭坚说过:“士大夫三日不读书,对镜则面目可憎,向人则语言无味。”说的就是积累的重要性。文章的质量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积累的集中表现,是一个人人品、学识、道德以及修养的集中反应。会不会写文章,能不能写出好文章,不仅关乎一个人的文化素养,更关系着一个人的生活品质。但是,要把文章写好,却不是一件一蹴而就的事,其重要的方法之一便是积累。

    非洲有一种能够长的很高的“尖毛草”,被称为“草地之王”。在最初的半年里,它几乎是草原上最矮的草,地面上的部分只有一寸高,人们甚至看不出它在生长,但雨季到来的时候,这种草却以每天一尺多的速度生长,三五天就长到一两米高。原来在最早的半年里,它一直在地下生长,根部长的超过28米,只不过不显露而已,这充分体现了积累之功。

但是积累一定要有针对性。主要注重三个方面的积累。

    首先,要积累史料文献。史料文献是历史发展和重要事件演变的规范性文件,是写文章使用的最基础最常用的规范材料,学习和掌握一定的史料文献知识,不仅可以增加文章的文化韵味,而且使文章变得更加生动形象,从而提升文章的质量和层次。

    其次,要注重优秀文章典范的积累。我们平时要多搜集几十篇,甚至是几百篇优秀文章,吸收各篇文章之长处,看看别人是从哪些部分,哪些方面写作的,借鉴有用的思路、观点、格式和框架。经过对这些文章的不断临摹,掌握其外在的形式,然后反复修改,进而提高其内在的神韵。通过不断的联系实践,假以时日,就能掌握其精髓,自己的写作能力会有质的飞跃。

    最后要积累鲜活事例。文艺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写文章也一样,鲜活的事例不仅是文章内容的源头,还能为文章的观点提供依据,从而增强文章的说服力,而且生动形象,更易于被理解和接受。搜集生活中的具体事例,书刊中的引证事例,工作中的典型事例在写文章时择机择境使用,这样可以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不积硅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滴水石穿,不是水的力量,而是坚持的力量。聚沙成塔,不是沙子的力量,而是积累的力量。学会积累,善于积累,运用积累,这是叩开写作大门的开始。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金字塔原理》第十一章 在PPT演示文稿中呈现金字塔。通过文章的标题就可以猜出文章大致讲的是,通过PPT的形式 来...
    李飞飞_6888888阅读 586评论 0 0
  • Excel中文本函数参数较少,易学易用,比如Left、Right、Mid函数等,但是有一个非常强大的文本函数,就是...
    罂粟姐姐阅读 25,593评论 2 38
  • 1.六点半忽然醒来,把准备好的音乐分享到微信,希望妹妹在地铁上能够听到,能够喜欢,能够放松自己。一个小姑娘,每天6...
    尘世书童阅读 264评论 0 1
  • 这个时刻,故乡正飘着即将年末第一场雪。今天一位小伙伴也正好大摆酒席,宴请乡邻,为自己刚出生三天的儿子,人生的节...
    帅气的嗨阅读 248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