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讲得起劲,“老师她哭了!”一个男生打断了我的教学。
定睛一看,小洁趴在桌上。“怎么回事?”“她同桌发火了……”我看见小明的脸涨成了猪肝色,还满面的怒火。这事闹大了!
“我猜,应该是小洁又去招惹小明,小明发火了所以小洁哭了吧?”我看着他俩猜。“老师你神了!”前面的小鹏插嘴。我淡淡一笑:“上次我就说过了他们俩的互动模式不改变早晚就是这结果……来,刚好请小明上来,有个现成的情绪实体哦!”因为今天上的恰好是《画情绪画性格》,就把课堂突发事件变成生成资源吧,既不耽误课堂教学还能处理好突发事件,何乐而不为?
我请同学们观察小明的表情和肢体动作,然后请下面的同学猜他的情绪,也请小明遇到答对的答案点头就行了。“委屈吧,我感觉他挺委屈的……”他动都不动。“我感觉他挺愤怒的,他眉毛拧在一块,还含着泪……”我伸伸大拇指小明也点点头……就在这样的给情绪命名中小明逐渐恢复了平静,孩子们的观察情绪能力得到了提升。
“接下来请每组派一位代表来选择一种颜色一种线条来表现一下小明的情绪变化好不好?”“好!”“一分钟时间!”全班倒计时,又有人精确地用红色的折线从高到低从密到疏地表现了小明的情绪变化,小明直点头。情绪被看到他就被理解接纳了。本着先处理情绪再处理行为的原则,我成功地处理好了男主的情绪。小明和大家一样开始画画。
我叫出了小洁,我拉拉她的马尾巴又伸手弄乱她的皮筋:“什么感觉?烦不烦?”“烦……”她的眼泪又出来了。“嗯,我相信小明也是那样的心理是吧?”“嗯……”将心比心的换位思考已到位,她的情绪就平复了不少。
“你在家是不是家里人关注你比较少?”她一愣。“妈妈反正除了问我学习其他都不说……”“爸爸呢?”“他不怎么在家……”果然,又是心理营养缺失造成的偏差行为,我又蒙对了!“你特别想要爸爸妈妈关心你对吗?”“嗯……可是他们都好忙,都没功夫陪我……”又一个父母健在的心理留守儿童……
“你是对小明有好感的吧?”小洁又是一愣,羞涩地低下头。“所以你一直招惹他,期望引起他的注意?”我猜测。“他一直都很好说话,可是今天他凶我了……”小女儿姿态显露无遗。“他有他的底线啊,你一直烦他他不发火才怪,上次就跟你说了你这样他早晚要发火……你以为一个人的忍耐度有多少?”她又低下了头:“可是我管不住自己,我就是想要去招惹他……”很奇怪地,她居然不隐瞒,也许是她想要一个情感出口,也许是她在我面前也瞒不住她的小秘密。“那你就继续招惹他,直到他有一天彻底讨厌你……”我一向都是“先跟后带”,“他会吗?”她有些迟疑。“他今天不就用行动告诉你了吗?”她的泪又掉下来。“你是觉得你不被爱了吗?”我大胆猜测。她的泪流得更凶,这就是所谓的早恋女孩,其实是家庭关系中的情感缺失造成的错觉……
“老师那我怎么办?”她又呜呜地哭开了,我在她眼里难道成了情感顾问?“多和爸爸妈妈说说你心里话吧,把你想要的精神需求说出来……至于对小明,你自己看着办,我相信你能处理好的……”我又把解决问题的“球”踢回给她。她情感需求的根在家庭,小明只是她暂时的一个情感替代品而已,根解决了叶子上的问题就不用去解决了,顺其自然反而更好……
“老师,我跟他分开位子,我请徐老师帮我调位子好吗?”我看得出她内心的挣扎,可怜的却又可爱的孩子。我拍了拍她精致的脸庞:“都说小学生的恋爱换个位子就没了,你还挺有主见的。那就试试看,实在不行咱再讨论方案好不好?”我把负责任的职责归还给她。“好……”“那心里好受点没?”“好多了……”“可以去画画了吗?”“可以了……”我帮她擦干泪水,拍了拍她的背:“加油!”“嗯……”
看着低头画画的孩子们,五年级的孩子们已经不再是小屁孩了,同学之间的关系处理会更多地占据他们的学习时间甚至学习情绪,这些人际关系处理的好坏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他们的身心发展和学业发展,不断帮他们去除干扰保持自己向前的动力,可真是一项大工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