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用无用——孩子和大人的视角

周末收拾房间,把自己抽屉里一些用不着的东西清理出来,搁在门口打算扔掉。文文出门上课,看到了,冲屋里叫道:“爸爸,你又要扔东西啊!先别扔啊,等我回来检查一下!”

真没办法,小孩子拿什么都当宝,我们每次扔东西都得经过这套程序。

晚上想起这事,忽感好奇:文文会拿回什么东西呢?去门口看了看,没觉得少了什么,去他房间看看,桌上书架上也没有。文文已经睡着了,过去给他掖被子,突然看到我的旧眼镜盒在他枕头边上放着,小手还搭在眼镜盒上呢。

今年近视加深,我换了新眼镜,旧眼镜自然就没用了。在大人的思维里,有用无用是事物的主要分类方法,无用的东西就该扔掉。小孩子的标准则不同,路边捡的小石子有什么用?他攒了一大盒。没水的水彩笔没用了吧?他从来不扔,也攒了一大盒。喜欢、好玩才是他们的标准。

我拿起眼镜盒重新审视,这是配镜时送的,淡绿色看着挺舒服,扁圆的造型很流畅,也很适手,用了好几年还真没关注过。拿出眼镜,当年可是反复挑选的款式,戴了多年,一如新买时,除了鼻夹积年累月,变得模糊泛黄。仅从辅助视力的角度看,这副眼镜是无用,但从审美的角度、纪念的角度,仍不失其价值。

艺术家一般都有童心,大概与此有关。从艺术的角度看待事物,有用无用是很不重要的标准。第一个把泥巴捏出器皿状的人,第一个把石头、木头雕凿出形状的人,他们的目的大概都不是要弄出一个有用的东西来,就是觉得好玩。我参观过很多地方的博物馆,发现南北方的原始展厅里都有骨笛,那是用大型鸟类的翅骨做的。吃完的骨头一般都会丢掉,但总有一个原始人觉得那根又长又轻的骨头很好玩,就保存起来,偶尔放在嘴边吹一下,能发出声音,慢慢就发明出了骨笛。

艺术家并不多,因为孩子终要长大,都会了解有用无用的标准,明白钻石比玻璃弹球值钱。麦兜电影里,麦兜和小朋友去茶餐厅。

“老板,来一碗鱼丸粗面。”

“没有粗面。”

“那来鱼丸河粉吧。”

“没有鱼丸。”

“那要一碗牛肚粗面。”

“……”

小孩子不喜欢选择,永远开开心心的多好。但长大了必须选择,没有的就是没有,有些东西得不到就是得不到,该放下的就得放下。不拿有用没用来区分事物,会让自己很累。

所以会有断舍离的概念,物质的东西塞得满了,在房间里和心里都满了,就要把无用的扔掉,给心灵腾出一些空间来。小孩子用不着断舍离,物质的东西在他们心里不太占地方,轻飘飘的,真是让人羡慕。

在他明白旧眼镜是没用的之前,不妨先留着吧。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清晨散步,出门顺着村庄的小道行走。 房前屋后有邻居中了树木,这会儿长大了倒是成了一片小林子。 各种鸟儿在这里栖息,...
    氧气姑娘666阅读 239评论 0 1
  • 这是一个最好的年代也是一个最不好的年代。我经历了最后一年中专分数线比高中分数线高的年代,我经历了最新一年并轨(就是...
    吴丽波阅读 325评论 0 0
  • 该文章首发于原创公众号:毕业不等于失业 id:bybdysy 很多人都会疑惑,大学应不应该做兼职?如果做,应该选择...
    86e280374491阅读 744评论 1 2
  • 文章转自CSDN,觉得这篇写的很好而公司block了CSDN,故收藏在此,原文链接:http://blog.csd...
    素子姐阅读 416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