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应该这样才对!”
“我本来应该是……”
“那个人怎么可以这么说!”
……
经常在生活中会听到这样或类似的句子。
我们总是希望按照自己的愿望和需求去“要求”和评价别人的行为。一旦对方的行为与我们心中所期望的不一样,我们就会生气、愤怒、愤恨、抓狂、纠结……自己行为或生活也可能会跟着受影响。
其实,别人的行为是他自己的选择,我们无法掌控。
如果你坚持认为对方应该如何如何,那你其实把你自己和对方纠缠在一起,你把自己套进了对方的行为中。你可能把对方的行为理解为是针对你的,是故意为之的。
对方会做出某个行为,是他自己的选择,与你是无关的。他会有某种情绪,也是他的事。而你会产生某种情绪,才是你需要去关注的事情。情绪是自己的。我们只能为自己的情绪负责。
而在为自己情绪负责的过程中,你也得把自己和别人区别开来。别人的某个行为,你可以有不同的理解,你可以理解为他是特意对你,你也可以理解为那是他本是这样一个人,你还可以理解为看来他今天心情不好,等等。当你能把别人的行为和自己分离开来,你就会拥有更多的独立自主,也就不会受别人行为或心情的影响。同时你也就能更好的为自己负责!
“你相信的东西”终归是建立在你自身的认知基础上,未必就是世间一般认可的真理。你觉得“正确”的事情,也并不是不可动摇的“正确”,那只不过是“你认为正确的”。你认为正确的事情,可能是完全错误的,也可能是毫无价值的。
当然,我们无法把握和理解所有人的认知方法。但是,我认为,我们非常有必要认清一个事实:那只不过是“自己的认知方式”,“别人可能和自己的看法完全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