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这个特殊的日子,让平凡而琐碎的日子,变得热气腾腾,多了些期盼,多了些忙碌。可忙碌之后,又多了些问题。
转眼之间,假期过完,生活回归平常,二月份已过大半,发现自已生活节奏早已失去平衡。
而对“熵”概念的有关学习,又让我看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无论生活、还是工作、学习上,都要做到有序性、主动性和流动性。
因为任何一个生命、一个系统,它都受制于一种宿命,熵增的趋势。
我们所要做的就是维护了系统运行,虽然事物早晚会熵死,但减缓它的步伐,是我们一生要做的功课。
01
什么是熵定律
“熵”,普遍意义上,最初是个热力学函数,后发展为系统混乱程度的量度。
简单说它是热力学的第二定律,是一定热量的能量计算单位。
在一个孤立的系统中,事物的熵值不断增加,最后变得杂乱无章,达到熵死。
比如,一间房子,打扫干净后,没过几天又变得乱七八糟。熵值越高,混乱程度越高。这种从有序到无序的定律为熵定律。
02
如何对抗熵增
任何事物都有熵增规律,所以万事万物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通过熵的定义,想要更好生活,就要从管理自己开始。
1)让无序变有序
系统的正常运行,离不开人的主动性。最主要的是管理自己的做事方法。
首先,管理好时间。
李笑来说与时间成为朋友,最简单好用的方法是“去做正确的事和正确的做事”。
做正确的事的一个核心标准,是否有用,是否能实现。它是个方向、战略问题。
方向不对,着重点不对,做得太多,结果越糟糕。
因此,一切利于自己发展为前提,每天要扪心自问,哪些事最重要,哪些事最有用,哪些事利于身心。
做个最重排序,哪怕效率慢一点,也是有意义的。
正确的做事是指技巧,方法,具体行动,是场景与工具匹配度的结合。
这需要自己在实践中多练习,多摸索,最后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方法。
比如在写作上,大量模仿,体验不同情况下的写作模型,发现事物本质。
通过不断“做正确的事、正确的做事”,来提高认知。让自己站在更高位置看问题,更广的角度想问题,避免盲人摸象式解决问题。
从而,让判断、决策、行动变得有准则、有依据、有条理。
其次,主动直面困难,迎接挑战。
从无序到有序,是个有所作为的行动,是主动走出舒适区的行为。
当遇到问题,一味任由它存在,或者逃避它,只会让自已越来越焦虑、困惑,不知所措,让问题越变越大。
最后被熵增所裹挟,陷于困境和毁灭,别无出路。
而制造负熵就是在对抗熵增,也就是极力想出解决方法,发现新的视角,打破固有模式,远离混乱状态。
比如,学习写作,让学与习相结合,边模仿边思考,形成熵流,有了属于自已的写作流程。
生活上、工作上也是如此,当自己为某些难题所困绕时,就要学会放弃原有路径依赖,换个解题思路,或者提升认知,以便找到问题突破口,让事情得以继续进行。
以上,是从内在自己做起。但一个封闭系统,难逃熵增的快速来临。
那么就需要开放系统,借助外部力量,让系统充满活力。
2)保持开放心态
生命在于运动,但封闭下的运动系统,随着时间推移,力量终会逐渐变弱,以至会形成一谭死水,回归熵增、熵死状态。
而加入外在力量,又会给系统增加能量、活力,拥有更长久的生命力。
俗话说:“一个人走的很快,但一群人走的更远”,原因在于自已不是单独在行动,有了更多人的支持和鼓励。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倘若不大量输入、不学习他人经验方法,那只会停止不前,无法保证系统正常运行状态。
“借力打力,聚力开花”。
有些事,以自己现有的认知、思维、决策,是无法解决问题的。但可以通过他人手段、方法,来发现机会,创造机会,解决问题。
所以,不要固守自己已有的东西,勇敢拥抱变化。
去接受、去发现外在更多、更好的因素,转化为自己能量,为系统注入新鲜血液,让系统流动的更加有序和快捷。
生活、学习充满了不确定性,如何在有限时间、空间里,更好生活,就是做到如何更好领导自己、管理自己。
做事上,由无序变得有序,让生活充满节奏感、松弛感。
心态上,由封闭走向开放,让自己系统保持运动发展状态,内心充满动力、拼劲。
作者丨一束光
编辑丨江武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