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谅自己不懂事的“写作”

图片来自one APP          一个人的孤独

其实对于我来说,写一些东西就叫做“写作”,也太侮辱“写作”这两个字了,因为我写的东西并不是专门地组织文字去传达给社会一些东西,而是——纯粹的个人的心情发泄,以及在生活的磨砺中产生一些想法后,表达出来以求获得别人的认同。

其实在我内心深处,对于这种写作动机,我是抱着一颗消极的心态的。这些属于个人情感和人生思考范畴的文字,最合适放置的位置是私人日记,而不是把它们公之于众。毕竟,这种文章一写出来就有点“欺骗自己兼顾指导他人”的“鸡汤”味道了,而实际上,没有人有资格去指导别人的观念和人生;再者,这是一种自揭老底的“低情商”行为,老话说“距离产生美”,而我这种主动把自己的观念和想法给“出卖”掉的行为,不就是在让灵魂在大街上裸奔吗?黑暗的,肤浅的,丑陋的,都曝在了阳光下。

可是我忍不住,尽管知道这样做有各种不合理,可我还是忍不住把这种“日记式”的文字发在公众平台上。

人在做一件事的时候,总是抱有某种目的,大多数时候这种目的并不明显,可是它却放映了人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秘密;只有分析清楚在这一行为下隐藏的目的与渴望,我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才能真正地避免去做这个“理智上认为不对但内心却渴望执行”的事。

其实,我想了很久。这就像之前,每一次我心中有情绪与思考之后,就会在qq空间和朋友圈发一些文字,但发完后半分钟内又删除。我的内心是纠结的,我既渴望有人可以倾诉,有人能够认同,但同时又害怕被看穿后遭到鄙夷:你看这个人平时看着挺高大上其实不过如此而已。莫名的有些悲凉。发了又删,删了又发,来来回回,到最后,我放弃了熟人圈子,开始在简书,在豆瓣,在微博,在没人认识我的地方,发一发那些肺腑之言。

我想,大概是太孤独,太自卑。生活中没有人可以倾诉,没有地方可以表达,所以总想找个渠道;同时因为不自信,又希望得到认可,希望能通过这些灵感突至的、自以为“很有道理、很深刻”的话来让自己得到一些掌声,让自己觉得,自己是还有价值的。

实际上,无论在哪个地方发出来,我都不可能得到自己想要的。熟人圈子的人不理解不认同,陌生人圈子的人照样不会理解认同,不管到哪里,人都是一样的。但是,在陌生人的圈子里,我在发泄、表达的时候多了一种安全感——我们相遇在虚拟空间里,但更可能永远都不会在现实里认识彼此;认同我的会给我个“赞”,哪怕微不足道,我也很开心,而不认同我的都是路人,他们不会再花费精力关注我,我也不必担心被看穿。

我喜欢这种安全感。当然,偶尔也会担心,我的那些一点点“粉丝”会不会对我的文字产生审美疲劳。我自己失落没关系,就是担心让他们失望,这是对他们的不负责。不过再想想,本就是因为志同道合而关注对方,若随着时间世事的变迁“志”与“道”不再契合,最多不过好聚好散,也就没什么可担心的了。

那么既然如此,既然我把自己的文字发表在在陌生人的圈子里,既能得到了倾诉,又不必担心不被认同,更能具有安全感,那我为什么不发表?

啊,其实说这么多,只是想给自己一个理由,一个让自己不去在乎“写作”真正意义而把“写”这件事“私有化”的理由,一个让自己忽略“被看穿”的尴尬和窘迫去表达、抒发自己的理由,一个不承认自己并没有写作才能但妄图被欣赏的理由……

不管什么理由,现在的我,想写,也想发。想发就发吧,跟着自己的心走可能就是最好的结果吧,谁知道哪一天我就看清了不再发了呢?毕竟,我还在成长啊。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初中时期的语文老师这样评价我的文章——“擅描写,不擅议论”。我深以为然,且今时今日依然如此。 我喜爱撰文,极大程度...
    Jasmine舒窈阅读 1,924评论 0 1
  • 你没有什么过人之处,也并不是天选之人。 不需要把自己摆在道德的制高点给自己增加烦恼和负担。 你只是茫茫人海中努力活...
    只見眼前秋阅读 1,800评论 0 0
  • 那一天, 我闭目在经殿的香雾中, 蓦然听见, 你诵经中的真言; 那一月, 我摇动所有的经简, 不为超度, 只为触摸...
    楚离子阅读 1,352评论 0 0
  • 不要无视任何一个跟你说话的人!
    大宝MM阅读 1,183评论 0 0
  • -新鲜·不矫情的海外文化瞭望角 -关注走一波- 鲜悦的第3篇文章 书评 |《呐喊—大屠杀回忆录》 《呐喊》 作者:...
    鲜悦文化阅读 4,635评论 3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