抄书随记10

五歌第一小节

山对水,海对河,雪竹对烟萝。

新欢对旧恨,痛饮对高歌。

琴再抚,剑重磨,媚柳对枯荷。

荷盘从雨洗,柳线任风搓。

饮酒岂知欹醉帽,观棋不觉烂樵柯。

山寺清幽,直踞千寻云岭;

江楼宏敞,遥临万顷烟波。

山和水,海与河,高山流水有知音,江河湖海写闲情。想起俞伯牙和钟子期,他们本来没有交集,是什么样的机缘巧合而成为知音的?俞伯牙是春秋时期晋国上大夫,善于弹琴,而钟子期是山中打柴的,这样的两个人,原本相差十万八千里,风马牛不相及,但他们偏偏相遇了,还留下一段关于友情、关于知音的佳话,被后世千古传颂。

话说某一年中秋,俞伯牙坐船经过汉阳江,晚上船停在江口。江水,明月,让他琴兴大发,便取出随身带来的琴弹奏,很快就沉浸其中。当他偶然间抬头,看到一个人在岸边一动不动时,吃了一惊,一个不注意手没收住,“啪”的一声,琴弦被拨断了一根。岸上的人赶紧道歉说:先生莫怪,我是个打柴的,听到您的琴声,觉得很绝妙,被吸引住了所以站在这里听。”俞伯牙不以为然,觉得你一打柴的,能听懂我的琴声?于是就问“你既然懂得琴声,那你知道我刚才弹的什么曲子吗?”樵夫说“先生刚才弹的是孔子称赞弟子颜回的曲谱,可惜您弹到第四句时琴弦断了。”伯牙意外之余大喜,立即请他上船来详谈。

樵夫上船后看到伯牙的琴,便说“这是瑶琴!相传是伏羲氏造的。”伯牙诧异之下,又弹了几首曲子,请樵夫辨识其中之意。当他弹奏的琴声雄壮高亢的时候,樵夫说“高山雄壮巍峨”,伯牙继续弹奏,当琴声转为清新流畅时,樵夫道“流水奔流浩荡”。伯牙惊喜之极,再没想到在这荒郊野岭里,竟会遇到第一个能完全听懂自己心意的知音,一问知道樵夫名叫钟子期。邀请子期喝酒,越谈越投机,只觉相见恨晚,于是相约来年中秋在这里再见。

第二年中秋,伯牙如约来到汉阳江,却再没有等到钟子期,子期已经因病去世,临死之前留下遗言,让人把他葬在汉阳江边,八月十五好听伯牙弹琴。伯牙悲痛万分,在子期墓前弹奏起《高山流水》,以酬知己。一曲奏罢,长叹说“我唯一的知音已经不在人世,这琴还能弹给谁听?”遂挑断琴弦,摔碎了瑶琴,从此不复弹琴。后来岳飞也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屋后青竹枝节白粉如霜,林中草木繁茂如织,藤萝遍布,如烟如雾。郑谷诗云“秋山晚水吟情远,雪竹风松醉格高”,杨万里说“元珍先生茁云孙,雪竹有节豹有文”,李煜悔恨“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

新欢旧恨,痛饮高歌,每个人一生中,会遇到很多人,有些相伴走一生,有些只能共半程。杜甫老先生说“但见新人笑,那闻旧人哭”,又说“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何景明说“何能倦新欢,弃掷故所怀?”罗隐也说“得即高歌失即休,多愁多恨亦悠悠。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

要想弹琴技艺高超精湛,必须要长期坚持反复练习,我练琴一年多没有大长进,是因为练习的时间不够。宝剑之所以锋利,离不开经常磨砺。《警世贤文》里有一句很有名的励志金句“宝剑锋自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说明了坚持和恒心的重要性。

女孩儿们娇柔妩媚如媚柳,所以赵师侠写“娇花媚柳新妆靓,裙边微露双鸳并,笑靥听雨声”。李商隐强作欢言“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表示虽然是天阴霜冻,枝残叶落,但是还可以听听雨滴打在残荷上的声音。

如圆盘似的荷叶任凭风吹雨打,亭亭于水面,周邦彦赞“叶上初阳乾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丝线般的柳条任由风雨磋磨,招摇地飘荡,孟郊感慨“风吹柳线垂,一枝连一枝”。

那个阮籍是声诗里的常客,经常出来晃悠,这不,他又来刷存在感了,传说他邻家有个漂亮的少妇当垆卖酒,他经常去她家喝酒,醉了也不避嫌就地躺在她旁边睡去,幸亏那少妇的夫君是个大度的人。

王质去石室山砍柴,看到几个童子边下棋,边唱歌,就放下斧头在边上看,其中一个童子给了他一个枚类似于枣核的东西,他含在嘴里,也没感到饿,就一直在旁边看,结果一个童子撵他“你为啥还不回去?”他起身时发现,斧子的把柄都腐烂了,回到村子里发现,很多人都去世了。他这次砍柴时间有点长,一来一回,几十年时间就过去了。所谓山中一日,世上千年,还好他没呆够一日,不然就找不到回去的路了,运气好,遇到了神仙呢。

古刹清幽,都修建在插如云霄的高山上;江楼恢宏,凌驾于烟波浩渺的江岸边,只是都是可远观而不能亲近。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