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制的本质,其实不是给天下人一个公平晋升的机会,而是让天下人自觉进入到这个由国家掌握的系统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所有的考生都变成了“天子门生”,状元都是皇上钦点的,这个权利在皇权手里。
魏晋南北朝的时候,世家大族要维持自己的权力基础其实成本挺高的,至少你得是当地的大地主,能掌握很多人,而且能组织起武装力量,还得维系当地的人员关系。他们是凭借自己在地方上的势力和皇权来对抗,所以才牛嘛。
但是有了科举之后,世家大族获得权力的途径就简单多了,他们读书,有钱请老师,再走点关系,很容易就能进入国家的政治体系。
上面的文字来自逻辑思维,看到这基本上也能联想到一些世族没落的原因,科举实际上皇权的再次集中,他把原来的世族的举荐制直接收回的同时,用收回权力再让这些世族最终又只得依附皇权,隐形的削弱了一下世族的力量,使得时间一长,世家大族渐渐的放弃自己在地方上的权力基础,全部举家跑到长安去了。这样世族基本和皇朝绑在了一起,而不像之前可以独立在皇权之外,甚至在乱世中,强的世族能直接成为一方诸侯。
最终的结果也不出所料,公元905年,后来的梁武帝朱温攻进长安,在黄河边一口气杀掉了30个世族的高官,世族便真正的没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