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我们的男孩
鲁志民
有一个小段子说男孩子到了六岁以后可爱指数直线下降,作为妈妈最好养一只小狗之类的云云……若是单以可爱作为标准来衡量男孩子的话我觉得这样的评价完全正确,虽然这只是一种调侃。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社会上有了一种说法叫做“男孩危机”,国内外都有很多的学者专家在做很多的解读甚至是研究。很多家长也在养育男孩的过程中感觉到了种种的困难,包括从教多年的老师们也发现现在的男孩子似乎比女孩子出现问题的几率更大……
我在学校里常年从事高年级的授课活动,也是在不断的观察和分析我们的学生的成长的各种变化,尤其是我们的男孩子。
一 被误读了的男孩子们
我们的男孩子实际上跟女孩子是完全不相同的一类人。男孩子从出生以后开始的养育过程中一直的角色就是一个中性的角色-“孩子”,但是很少有家庭很清晰的了解男孩子与女孩子的区别。通常我们能做到的就是从服饰上和基本的行为要求上做一下区别,比如当开始上幼儿园以后我们的很多老师和家长都可以去教孩子要如何小便和大便,男孩子们会开始了解自己跟女孩子是有区别的。我们在基本的装扮上也能够做到相对的区别开男女性别,极少有家长会将男孩子穿上粉色裙装的。
其实,男孩子从生理结构上到大脑的思维模式上都与女孩子是截然不同的。在这方面实际上还是有很多的现成的资料去可以学习了解的,比如男孩子的左右脑的运用和女孩子就是不同的等等。说这些的意思就是我们在无意识中只是运用了单一的模式去对待女孩子和男孩子们。比如上学以后老师们会要求同学们听到指令要有回应,通常来看女孩子们相对更好的完成这样的任务,但是会发现很多男孩子会有东张西望然后回应较慢的情况。很多家长和老师们都会将这些情况归结为男孩子不听话,不遵守纪律。实际上对于声音信号的接收和反应,女孩子通常会比男孩子更好一些。这样的生理结构不一样导致的现象在进入学校以后会显得格外突出,因为在集体生活中对于秩序和规则的要求程度实际上比在家庭中要严格的多,因此很多上学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以后会发现女孩子们更好的能够进入比较有秩序的行列,而男孩子们则是出现的问题更多一些。
那么这样的小小的例子实际上是在说明女孩子和男孩子的生理结构不一样会导致很多行为模式的不一样。不但在集体规则和秩序方面男孩子会出现不良的情况,在学习行为方面男孩子同样的会出现很多困难。比如说在最开始的连续书写汉字方面,很多男孩的书写能力相对较弱,进而就会在完成基本作业的时间上花费更多的时间。当这样的情况出现后很多家长们就会觉得是孩子不认真不努力的结果,而不是了解一下是否是因为他完成一篇书写的时间确实要比同龄的女孩子要慢一点。尤其是在学习或者完成一些必须要求是长时间重复和反复练习才能做好的事情的时候男孩子更容易产生挫败感,因为男孩子们对于枯燥的事物更容易产生厌倦。
当男孩子开始慢慢的成长的过程中,实际上生理上的发育必然会产生心理上的影响。其实我们只要首先认识到男孩子跟女孩子是完全不同的两类人就够了,这样我们就可以避免简单的用同龄的比较优秀的女孩子作为代表去对比衡量我们的男孩子的某些方面。尤其是现在绝大多数的男孩子都是妈妈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教育的情况下,妈妈作为女性有一种天然的不自觉的就将性别的差异忽视掉;然后用女性的思维模式去理解男孩子,进而就会出现前面说的误读的现象。
因此,作为男孩子的家长有必要去认识到我们的男孩子应该跟同龄的女孩子是不同的,尤其是不要用同龄的优秀的女孩子去评判男孩子是否优秀。既不能用适合女孩子的标准去衡量男孩子的成长,又不要让男孩子完全脱离开集体规范的要求去成长。
二 妈宝男是怎么回事?
现在的男孩子越来越娇气了,“妈宝男”越来越多……有很多人都在抱怨吐槽,不论是我们这些做老师的,还是很多家长们,甚至是很多大姑娘们在评价身边的男孩的时候或多或少都会说上几句……
应该说妈宝男这样的说法确实是近几年开始慢慢的流行的一种说法,毕竟大家都有很多的现实例子可以去作证来说明这样的观点。那么我想说的时候在我们的男孩子从小培养的过程中如何去避免“妈宝男”的出现。
“妈宝男”无非是说有些男孩子被娇惯的已经不能正常的群体生活中顺畅的生活学习,比较自我不能体谅他人的感受等等。那么我想首先是家庭教育中对于男孩子的价值定位要有一个清晰的认知:我们这个家庭的男孩子是在家庭中一个什么地位?我估计这样问很多家长都会有疑问,这还用问?不就是孩子吗?能有什么呀?之所以这样问是有道理的,因为现在的很多家庭教育之所以缺位就是因为孩子在家庭中的位置出现了错误。“妈宝男”类的男孩子基本上都是在一个家庭中有着隐形的凌驾于家庭规则之上的位置。比如,我见过一个四年级的男孩子在学校给爷爷打电话的时候非常的不客气,用命令的口气让爷爷马上把自己的乐器送到学校来……我等他打完电话就问他为何不是自己想着早起带好自己的乐器上学呢?这个男孩子用冷冰冰的口气回答我:“我们家我的学习这些事情都是我爷爷负责,谁让他不想着……”OK,这样的话你很难相信是一个只有四年级的男孩说出来的话,过了几天放学的时候我又见到了这个男孩。爷爷手里拎着一个乐器盒子,肩上背着一个书包,这个男孩就在身边轻松的吃着零食。能感觉出来爷爷对于这个男孩的是真的疼爱,男孩子的反应也是说明在这个家庭中他有着独一无二的优越感。那么指望这样的家庭地位的孩子到了学校这样的要求遵守规则和秩序的环境中会适应的很好并且能够拥有更多的朋友乃至为大家做出有价值的事情是不容易的。果然,我后来跟这个班的几位老师交流都发现大家很头疼这个孩子的种种不良行为习惯;也感觉到了家长对于孩子问题的不以为然……
那么这样的小例子说明的是在一个家庭中如果孩子尤其是男孩子不能拥有一个清晰的角色定位的话,那么他在进入学校这样的集体生活中会产生种种不适应和遇到更多的社会化情感交流方面的障碍;当他遇到了种种问题和困难之后实际上又会返回到家庭中区寻求安全感的存在感,这样就互相往复循环之后困难会越积累越多。
那么作为一个正常的家庭中男孩子应该处于一个什么样的位置呢?其实,作为父母自然是家庭的主心骨和中坚力量,爷爷奶奶和姥姥姥爷作为长辈是应该被尊重的,孩子是一个家庭的未来的希望是处于正常的成长过程中的未成年人是需要遵守家庭的基本秩序的。很多家长说我们的家庭是非常民主和平等的,我们家庭的事情都是一起商量的结果,孩子也是有话语权的。这样的说法有问题吗?听起来不错,很现代也很符合时代的特征。不过我要说的是,这并不是真正的平等。因为作为一个成年人在认知水平和能力上要比孩子这样的未成年人更强。所谓的平等的交换意见也是要基于认知水平和能力大体相当的情况下才可以做到,当孩子的认知水平和能力明显有着局限和不足的情况下仍然要让这样的意见进入讨论是会产生非常大的问题的。那么是不是就不该考虑孩子的意见呢?我觉得应该是尊重孩子的愿望和关注他们的感受,而不是家庭秩序的混乱和缺失。
综上所述,“妈宝男”不是单纯的由妈妈娇惯的产物,而是由家庭教育过程中孩子的家庭位置的缺失以及家庭环境秩序的混乱导致的产物。我去年教过的一个男孩子实际上就是每天爸爸在带着的,妈妈工作非常忙,爸爸因为家里有拆迁房所以不上班,每天在家打游戏,回家拉着儿子一起打,不做家务也不关注孩子的学习……那结果就可想而知了。
我想任何一个家庭都不愿意培育出真正的“妈宝男”,因为毕竟最后孩子长大了以后整个家庭都会因此受影响。那么我想作为父母实际上是可以思考一个孩子在自己家里的位置,以及要构建正常的家庭秩序。这样孩子配合上学校的教育和社会的积极影响就会成长为一个健康的男孩子。
三 为男孩子们搭建一个健康成长的平台
现在的评价男孩子的标准实际上不太有利于男孩子的成长,必须要说明的是我们现在的很多学生的活动更有利于女孩子们。无论是学校的有秩序的规范活动,还是外面的各种特长学科辅导等等甚至是各种的表演和展示以及学科竞赛活动大多数需要的都是要通过反复熟练以后才可以获得机会的,并且是以结果为评价标准的导向。而通常来说男孩子们属于外向的扩张性的心理,对于外面的新鲜事物会有着天然的好奇心,因此就属于经常性的老人说的属猴的,总是坐不住。男孩子们更在乎的是探索的过程以及事物的新鲜程度,这也就注定了男孩子们做事情的过程中出现的失误和问题会较女孩子更多一些。更为重要的是随着年龄的增大,男孩子们开始进入青春发育敏感期以后会变得更为好斗更为易于冒险,扩张性的心理表现的就越来越明显。因此用当下的很多评判标准就很容易将我们的男孩子的行为标签化。
每学期开学前我都会接到几个六年级男孩家长的电话求助,总的来说就是听说我要求比较严格然后能够督促学生进步希望我能够对她们的孩子也一样严格起来,然后就会说起孩子比如运动能力弱或者比较胖甚至是比较懒惰等等情况……我每次都会告诉这些妈妈别着急,要一点点的来,不要一下子要求太高。过去一直没有养成爱运动的习惯是不能一下子就变得积极运动的,然后我希望她们看到一个学期以后孩子的进步和变化。我也会告诉每个同学我更为看重的是每个同学自己一个学期的进步的变化,而不是用一次考试的优良中差来衡量自己的进步。而且我会建议男孩子们都要有最少至少一项比较擅长的运动,尤其是集体类的活动,无论是足球还是篮球之类的都可以。因为在一个集体中男孩子们一起去完成目标的过程中会体验到自己的成就感和尊严感。因此我也一直希望每个家庭都能够鼓励自己的儿子去学习一项运动,无论是什么都可以。因为运动会带给男孩子更多的满足感和成就感,而且运动的竞争和对抗反而是非常适合评价男孩子的成长的。同时,当男孩子在运动以后会让身体内的激素水平变得更为平衡,他们的行为习惯也就会更为趋于正常。
运动只是其中之一,我更想说的是我们无论是作为家长还是作为老师都要尽量的避免把男孩子放在适合女孩子的评价体系中去衡量他们。要尽量的体谅到男孩子的成长确实跟女孩子不一样。
最后其实要说的是男孩子的话题要想聊的话是可以单独开一个话题讨论会的,我在说起男孩子的时候也是尽量避免举一些涉及到孩子成长的隐私的故事,虽然我了解的这样的案例非常的多。
我们在对待男孩子的成长的问题上不能照搬照抄女孩子的成功经验,也不能忽视男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的独特性,更要关注男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心理感受的变化(虽然今天我没有展开说,因为我认为这实际可以单独再开一个话题),同时要更有耐心的对待我们的男孩子,因为他们可能会干很多蠢事以后才能成熟,他们会在经历很多的体验以后才能懂得我们讲给他们的道理。但是,只要我们能够尊重男孩子的成长规律具有区别于女孩子的独特性;能够多多体谅男孩子的成长过程会犯很多的错误和经历很多的挫折,能够找到更为适合他们的评价标准,那么我们的男孩子就会一样的积极健康的成长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