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安康

图片发自简书App

今天是農曆五月初五,中華民族古老的傳統節日——端午節。“据《荊楚歲時記》記載,因仲夏登高,順陽在上,五月是仲夏,它的第一个午日正是登高順陽好天气之日,故五月初五亦稱為端陽節。”

關於端午節的由來,說法很多,諸如紀念屈原說,紀念伍子胥說,紀念曹娥說,起於三代夏至節說,惡月惡日驅避說,吳越民族圖騰祭說,等等。由于千百年來屈原的愛国精神和感人詩詞已深入人心,紀念屈原之說,影響最深最廣,占据主流地位。

查詢了一下端午節的習俗,主要有懸掛菖蒲、艾草,佩香囊,俻牲醴,賽龍舟、比武,擊球,蕩秋千,給小孩涂雄黃,飲用雄黃酒、菖蒲酒,吃五毒餅、鹹蛋、粽子和時令鮮果。

公公、婆婆早早買了扎成一束的菖蒲、艾草、大蒜,懸挂在大門上。早飯除了平時吃的紅豆粥、鉄棍山葯等,還准俻了應景的粽子、鹹鴨蛋,并新炒了鹹瓜毛豆,格外鹹鮮爽口。

放假了,自然要去看望爺爺,于是我們一家三口、妹妹一路自蘇州出發,姑姑、姑父一路自上海出發,在爺爺家中集合。事先商量好由姑姑帶粽子來,我們則准俻一些時鮮水果。難得這个時節有爺爺最喜愛的車厘子,買了一些,又挑了兩只榴蓮和一些山竹。

聊了聊家長,時近中午,爺爺説光吃粽子不行,要做个湯,還要親自動手,我便給他打下手。看著他忙前忙后,切菜,做菜,非常的利落,一點都不像九十多歲的老人。心中暗自祈禱,等自己將來年紀大了,也要像爺爺這般能照顧好自己。

簡單的番茄蛋湯,只不過加了些蔥花,香菜,勾了欠,就被爺爺烹制出了不同的滋味,真的很鮮美,与粽子很配噢!午飯后收拾好碗筷,再坐了一會儿,便与爺爺告辭,打道回府。

晚飯公公特地燒了大蒜頭燒黃魚,据説是他們老家端午節必俻的菜品。總之,這个端午節也是在吃中度過的。總感覺現在的傳統節日差不多只落實在吃上了,不禁一嘆。

不過,胃口好,吃得下,身体健康,无疑是最大的好事了,不是嗎?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五月五,空气中都飘散着艾叶微涩的味道,满街的粽子飘香,又是一年的端午来临。 端午节,我们也叫过端阳。过端午必吃粽子...
    寒塘鹤影_阅读 268评论 0 0
  • 端午,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节日,起源不只屈原那么简单。不管怎样,在炎热的仲夏,弄个好吃的、玩下水、防下蚊虫等...
    张永胜_永往直前阅读 259评论 0 1
  • 故乡 ——瘦桶 美吗 很美 这里埋藏着 我童年的记忆 和那田埂上小脚印 还有那夜里的萤火虫 还有那圆圆的月...
    瘦桶阅读 356评论 0 57
  • 看完郭桦同学的诙谐幽默文笔,忍不住想,其实,那么正经,真的会死啊。试着放松随便写娱乐自己,娱乐他人也是真价值啊。于...
    rainbow_72dd阅读 296评论 4 2
  • 海浪爱上了沙滩 风在后面推搡着他 不停地靠近 海浪说 我不知道怎么向她示爱 风说 送她你的最爱 海浪把贝壳送给沙滩...
    吳梦儒阅读 160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