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书籍:《遭遇青春期学生 —应对青春期症候群的教育智慧》
作者:吴樱花
出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阅读时间:1月27日
阅读内容:第四章 应对和干预青春期症候群的技巧
重要观点提炼:
第一节 专家工作坊:应对青有期症候群的得囊团
青春期症候群是学校老师和家长们无法回避的成长现象,如果处理得当,会像青春痘般自然消失,成为孩子们生命中的美好记忆;如果处理不当,就会沉降为深层问题,不仅加大了教育难度,对孩子成长更是一种伤害。 面对越来越复杂的青春期症候群现象,学校需要有不同类型和不同层次的教师,来教育不同类型和不同层次的学生。
一、建立校内专家工作坊的必要性
学校建立专家工作坊,使之成为应对青春期症候群的智囊团,处理一般教师和班主任不能处理的问题,明确不同层次的岗位职责,减轻班主任和普通老师的压力,以改变学校单打一-的体制和机制。
二、专家从哪里来?
勤于学习、善于学习善于反思的人。”由此看来,工作坊里的专家要谦虚好学、虚怀若谷,那些自以为是、刚愎自用,尤其是傲慢自满、总喜欢以学生的恩人自居的教师,是不适合这个岗位的。
除了校内资源,还可以挖掘包括家长资源在内的校外资源,比如有执业资格的热心家长,高等院校的专家教授,公检法、妇联组织、社区关工委等社会机构的专业人员等。
三、专家工作坊的工作范围
青春期症候群是青少年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正常现象,-般情况下,班主任和任课老师都能够面对并妥善处理,遇到复杂严重的情况,比如影响到教师的正常教学或影响到学生的正常学习生活以及影响到亲子关系等,此时专家工作坊就要发挥作用了。专家工作坊的工作范围——一般包括个案处理、课程培训、沙龙活动等。
2.课程培训
最能体现专家工作坊辐射效应的方式,就是开办培训班,对教师、班主任、学生、家长集中性地进行关于应对青春期症候群的通识培训。
3.沙龙活动
青春期症候群现象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教科研课题,学校如果想把这样的教育科研做得扎实有效,举办不同主题的沙龙活动是最接地气的。举办沙龙活动,主题切口要小,要有案例,贴近实际。在这样的自愿参与的沙龙活动中,工作坊的专家要作为主持人或指导者,帮助教师梳理思路,反思教育行为,转变观念,找到具体对策,提供参考意见,目前很流行的“小组叙事”活动就是比较理想的沙龙活动。否则,没有专家指导,沙龙活动很有可能变成聊天和发牢骚,而没有了质量。
四、专家工作坊的工作流程
专家工作坊绝不能代替班主任、德育处的工作,而是协助德育处指导班主任、老师和学生处理棘手问题。他们的工作应该有明确的边界,只负责处理班主任、德育处确实处理不了的青春期症候群的“疑难杂症”。什么样的孩子需要转介专家工作坊,至少需要分管校长或相关鉴定小组认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