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第9章读后感

这一章讲了偏见,种族偏见、性别偏见。


我觉得,从广义上来讲,我们每个人必然都是有偏见的。不同的是偏了多少,怎么偏的,对我们有多少影响。我们每个人都是非常有局限性的,我们只能通过我们的这具身体在此时此地,也就是当下接受信息、处理信息、发送信息。我们能接收到的信息有限,能处理的也有限。因此,我们不可能了解到任何东西的实相,我们每个人都是盲人,都在摸那头大象。只不过有的人摸到了尾巴,偏得多了点。有的人摸到了大象的躯干、甚至还摸到了耳朵、鼻子,那他的偏见就会少一些。


偏见的产生,很大一部分的原因,是信息不足。比如很多人看了关于自闭症的电影之后,会觉得自闭症患者都有某种天赋。但真正接触这个群体的人都知道,有天赋的只是非常小的一部分,只不过那些没有天赋的患者并没有那么精彩的故事可以拍给大家看,不为大家所知罢了。我们都会“以偏概全”,因为我们没有能力,可能也没有兴趣去得到“全”,所以我们只能从偏中概括出全。这也是为什么刻板印象经常是偏见的来源,刻板印象就是概括,当这种概括并不恰当时,就会产生偏见。


概括是必须的,这是人类思维的特性,让我们可以更有效地处理信息。但我们应该时刻提醒自己,概括可能导致偏见。如果我们想要真正地了解一个人或一件事,就需要解构、需要还原、需要突破他身上的标签和概括对我们产生的影响。这可能就是李老师说的“看到来访者是一个活生生的人”。


偏见的产生,还有一部分原因,是我们自身心理的需要。我们通过排斥和我们不同的,偏爱和我们相同的,来获得心理上的支持。爱自己、爱所有和自己有关的东西,这是人的天性,似乎很难突破。认为我比普通人优秀,我所归属的群体比其他群体优秀,这是对“我”的保护。但从另一方面讲,这也说明了“我”的脆弱。所以佛教上讲破除我执,这太困难了,不管是我们的意识还是潜意识,都在维护着“我”的存在。如果“我”没有了,至少我不再执着于“我摸到的大象才是真正的大象”,“我的视角才是正确的那个视角”,那偏见是不是也会少很多呢?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所有人都是在与他人互动中度过绝大部分光阴的,被他人影响着,也影响着他人,因为他人而高兴、快乐、伤心、愤怒。 从众 ...
    儒家大弟子阅读 2,180评论 0 0
  • 今天中午我午睡刚醒,就听到老公在客厅对孩子说:“妈妈说要洗衣服,到现在还没洗,衣服都攒了一筐了,你说她是不是很懒?...
    哎呦喂_vv阅读 583评论 1 4
  • 很有趣的一本书,读了能让我们解析生活中发生一些事情。 1、一位公安局局长在路边同一位老人聊天,这时跑过来一位小孩,...
    12_德德阅读 749评论 0 0
  • 一、区分刻板印象、偏见、歧视 刻板印象就是对一个群体的概括化评价,比如法国人很浪漫,日本人很拘谨 偏见就是刻板印象...
    智多星3555阅读 1,110评论 0 1
  • 很有趣的一本书,读了能让我们解析生活中发生一些事情。 1、一位公安局局长在路边同一位老人聊天,这时跑过来一位小孩,...
    12_德德阅读 365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