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跟我妈打电话。
我在电话里跟老妈说我在这儿过得有多么好,好让她老人家不用一会儿担心我买不到好吃的一会儿担心我买没买衣服。
说了几句以后,我妈问我:“你那个什么……英语的四级六级证考得怎么样啊?”
我有些心虚地对我妈说:“没事我准备得挺好的,四级早过了,六级还得准备呢……”
“上次考的什么时候出成绩啊?”老妈又丢过来一颗重磅炸弹。
“快了,快了,这次考完马上就能出来……”我摸了摸额上的冷汗。
“还在学校,有什么能拿的证就赶快拿了吧,不然你以后到社会了哪有时间,你看你哥……”临挂电话前老妈也不忘絮絮叨叨。
我心虚地挂掉了电话。
自打初中被请家长和大学被追问有没有女朋友后,这是我第一次在父母的盘问下如此慌张。
很多人在大学生活开始后就不把学习成绩放在关注的第一位上了。
很多爸爸妈妈也不把学习成绩放在自己子女关注的第一位了。
大学生开始被眼前的灯红酒绿迷惑,上课不怎么维持纪律上完课立马就走的老师们和课堂,显然没有通宵和谈恋爱有意思。
爸爸妈妈开始担心你的是你吃不饱穿不暖有没有在外面干违法勾当。
学习现在被很多人抛在一边。
但过个一两年后,所有人的态度就会来个翻天覆地的转变。
你自己开始觉得害怕:我是不是该去读个双学位了?我是不是该拿几个证好让我面试的时候有面子?
父母开始为了你害怕:我孩子怎么还没有对象。
是的,一旦想到即将告别你的学习生涯踏入社会,这种慌乱就会发生。
学习没成果会和找不着对象一样成为父母眼中最严重的问题。
比起“你怎么还没拿下六级”来说,我还是更希望父母问我“你怎么还没找对象”。
毕竟父母可以帮我安排相亲,但没法替我考试。
有人可能要反驳,我学习好啊我就不会让爸妈操心。
一样的,学霸也一样,父母永远都会有一个操心你的点。
我要讲一个学霸的故事。
这个学霸就是上周刚被甩了,哭得梨花带雨的大Z。
大Z小时候就是学霸,上了大学还是。
大Z的妈也从小学操心到大学。
大Z妈最喜欢的就是大Z屋里的一面墙。
上面贴着大Z从小到大获得的所有奖状,挂着大Z获得的证书和奖杯。
大Z妈这几年常常惋惜地说出的一句话是:“唉,上了大学咋证书越来越少了呢。”
我在一旁听得很尴尬,大Z低着头不说话。
“其实我有时候蛮恨我妈的。”有一次大Z不经意地抱怨。
“你这么说会挨打的。”我对大Z说。
“我以为上了大学我就可以放开手脚去做自己想做的事……”大Z也很惋惜地说。
从小到大大Z没有什么爱好,因为每天都会在父母的监督下学习。
大Z高考失常,因为大Z妈不放心地“贴心”陪了大Z高考前最后的几个月。除了学习,大Z妈不让大Z做任何事,包括该有的休息。
倒不能说这样的家长不关心孩子。
但有时候大Z更像是一个学习机器,不像个人。
“你看着得的那些奖,不觉得高兴嘛?”我问大Z。
大Z想了会儿,摇了摇头。
“我面对的从来都没有什么让我一直高兴的事儿,全都很现实。”大Z说。
小学我就要学着拿奖状,去国旗下宣誓。
高中我最好有一技之长,比如萨克斯比如古筝。
高中我还得考这个证书那个证书,过个雅思托福好走出国深造这条路。
大Z没童年,很痛苦。
好多活着的学霸也没童年,很悲惨。
学习对某些芸芸众生来说一向是个老大难问题。
大多数时候,都是过了这座山,前面又出现一座。
而有时候父母在耳边说的那些话,不经意间就成了爬山的时候,鞋子里漏进去的一粒沙。
爬着爬着,指不定就被膈应得疼。
而在生活路上走着走着,我们就会发现,父母要给我们操心的事儿还很多很多。
我们能做的,也就是锻炼起自己的耳朵和一颗自主一点儿的心。
当再面临这些个问题的时候,你多少还能反驳一句。
“我那么优秀,你们就别操心我对象的事儿了!”
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