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圈看到有人的年终总结,便萌生了自己的想法,虽然本意不过是微信朋友圈仅对一人可见的寥寥数语和图片罢了。
2016年,不是涅槃重生的年份,因为严格意义上说起来,并没有真正去做成一件事,虽然都有了尝试,有了开始,也许还有了进展,但是离自己想要依然差的很远。
对现阶段的自己来说最重要的考试失利,是最令我痛心的事情。它意味着,要花去更久的时间,更长的熬煎,去在不知是否有结果的付出中换来一个自己想要的可能。而时间,是最靠不住的物事,我们永远不知道下一刻会发生什么,好事还是坏事亦或只是无聊的事情。
因为今年的突破和失利,让我对明年充满期待的同时又惴惴不安。这种不安和任何一个天大的好运到来的时候一样,令人有不真实的感觉,生怕自己偶尔走了个运就要用更大的劫难去抵消填充。这种惶惑也许不是与生俱来却是根深蒂固。对我来说,没有理所当然的幸运,所有的幸福都要用不幸去换取,所以对失去向来泰然处之,因为这样便似可解释自己有时候的小小运气 。
但是不管怎样,能够感觉到自己是向好的,想要做的事情渐渐明晰,从满脑子的天马行空到开始降落地面,想要去认真平衡自己的不切实际和现世安稳中间有多细的钢丝可以走。无论如何,出路更为重要,在没有被所谓的梦想深深一击的时刻前,保持清醒是很重要的,尤其是视线所及漫天飞猪的时刻,眼下能做的便是混到更高级别的飞猪群体里谋一碗饭。
12月28日,扇贝打卡352天,目前能勉强坚持的只有每日数十句的听力,因为耗时最短;英语流利说打卡60天,百词斩94天。 如果天数这样计算,也是可怕的数字,因为代表着时间就这样过去。扇贝大概算是我的一个转折点,2015年10月8日起,从那时我才真正地为自己的时间找到一个针眼的方向,然后穿针引线,渐渐有了这一年的生活。
我知在我深陷泥淖的时刻,亦想着自救与求助。黑暗时期靠着两个人活到现在,一个不离不弃的陪伴,一个令我看到人生的另一种可能,令我一直不死不灭的内心始终保留一点火光。当然陪伴是最为重要的事情。去年11月份的时候,二姑娘将一份应聘信息发至我面前。她不知道的是,在那之前,我已偷偷投过一份简历。那个时候的我,像无头苍蝇一般,团团转着想要寻求哪怕一点可能的改变。当然没有什么相关经历又无任何优势,只能是石沉大海。彼时的我,还只敢犹犹豫豫迈开一点点步子,心里幻想着一击而中又怯懦不已。将上次的简历按照要求稍事修改,不报什么希望地发过去——一般情况下,我总是没什么信心的,却没想到收到了考核通知。
犹隐约记得当时的雀跃心情,是久蒙的浮尘扑棱棱地飞起来,这无疑是一剂强心剂。工作上的成绩在我看来只是理所应当, 再厉害也无法弥补。因为我志不在此。然后是胆战心惊的考核,通过的喜悦,无比认真地做着作业,然后再考核,进入下一轮漫长培训。结果是意想不到地被录用。一路走来,辛苦是有一点的,可还是坚持了下来,并且为着自己坚持下来而又对自身有了新的认识。其间无数次地和二姑娘说想要放弃,她看我的确辛苦,便说算了便也算了。可是每每看到每日别人似乎元气满满上课答题,暗想退出只是极少数,既然已经走到现在,为何不咬一咬牙挺一挺,给自己一个交代,这一交代,结果亦算满意。只是,还是因为倦怠等一些不可控的因素,在上了几节课做了课外答题指导后,黯然退出。这段经历现在看来已渐渐淡去,却令自己信心倍增,原来,只要愿意,只要努力,再加上一点点天分,还是可以做成一些事情的。大神固然看起来很多,可是自己在别人眼中也尚有竞争力和可取之处。这令我能够愿意去尝试更多。
然后便是简书。二姑娘又神奇地将我带进这个领域。当然简书之于我的功能就是书写。不想在空间那样的地方写给那么多认识的人看,可又希望自己的东西被别人看到,简书无疑是一个理想所在。虽然我仍是习惯将草稿放在空间里的私密日志书写,然后再搬到简书上,但是这个宣泄和出口是我也许会长期坚持下去的事情。而且还使我萌生了做公众号的兴趣。只是我总有很多借口去拖延,比如现在没有时间去研究怎么摆弄,时机也没有到——至于时机什么时候才是合适的,那是天知道了。前段时间尝试着写了一篇称不上玄幻的小文,居然有了一点点的反响,这点反响在别人看来是不值一提的,却是对我的鼓励,让我看到自己又打破了自身在一个领域的界限,这种个人的意义是自己的收获。
在某一个周末,我突发奇想将以前买了但是一直没有碰过的绘画册翻了出来,在一些事情上,我却总是有种莫名觉得自己可以去做好的自信,比如绘画。这也许源于漫长寂寥的童年岁月里自己无聊的涂鸦,又或是初一时某次了素描作品老师的点名表扬,然后我花了一个小时,临摹了一幅花的样子。一下笔似乎有点无从下手,但心慢慢静下来后,我看到渐渐成形的轮廓,这令我十分鼓舞。最后出来的样子也得到了夸奖,又使我觉得,开始,其实是最难的事情了,只要有了开始,后面就不称其为问题。
加入瓦当瓦舍的体验师群则是我在胆子大了以后的一次小小尝试,亦是偶尔的机会看了推广,便主动联系后来加入了准体验师群。其实自简书以来,加入了不少群,但是却几乎从来不在群里发言,毕竟没有时间去慢慢同人交流。想推广自己的文,可是不混个脸熟又有谁会耐心点开看呢。毕竟,能写点文字的都多少有点傲气,文人相轻什么时候都不过时。我倒是看到一些很厉害的文章,但自认现阶段无法有所提升,所以只默默潜水。经过筛选进入瓦当瓦舍的体验式群,则得益于我推荐了自己在简书上的两篇文章给审核人看,这令我无比兴奋,似乎遥不可及的生活在这个群里人的身上都那样自然,而我,亦隐约看到一种生活的可能性。这在以前是没有媒介的,现在隐隐向我敞开一条门缝,我压抑着自己的好奇心不往里张望,因为,这不在我现阶段的计划内。
自己觉得内里可贵的改变便是不过多矫情,开始更多地尝试并在尝试中不断肯定自己,对近两年的时间有了目标和规划,并且开始为之努力,想要搏一搏,当然时间利用率还是比较低,惰性依然如影随形,方法论还是比较薄弱,这些都是硬伤。对于事物的认知开始趋向理性,正在试图改变情感当中软弱的一面,不愿意再轻易妥协退让,不管对方是谁,以怎样的名义。
目前尚能坚持下去的事情,除了为明年作准备,便是每月至少保证的一本书和一篇文章,想去的地方很多,但是人毕竟分身无数,尚无法兼顾许多,只能安慰自己,现阶段尚需努力,他日必会得偿所愿,实现一月一路。
2017年,我知道,我能做到什么样子,它便会呈现给我什么样子。其实自己很渺小,有很多很多都是人力无法去改变和解决的,但是只要有一个成功的范本,只要这公平还有可能性,我愿意投身其中。
还有,一定一定要告诫自己的,不要好了伤疤忘了疼。 不要变成自己所写的,温水里的青蛙。不要被眼前的浮云遮住双眼,即使你的征程不是星辰大海,也一定不是这里。
这不会是你死亡前的最终结局。
这是那个关键的时间点到来我留给自己最后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