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掌握景物形象类题型的解题技巧。
2提高学生诗歌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景物形象类题型的解题技巧
教学要点:复习鉴赏景物形象题型方法与技巧(意象与意境)
课时安排 1课时 授课时间
教学过程:
一、鉴赏指导
物象,即被作者人格化了的描写对象。诗人通过这种象征性的物象描写来曲折地表现他的品格节操、思想感情。作者塑造物象是为了言志、言情、言心声。
诗歌中有些作品以某些事物为具体描写对象,在形象描写中将事物人格化。从全是看,即把诗人要表现的品格节操或思想感情用象征性的形象曲折地表达出来,这种象征性的形象就是事物形象,如陆游的《卜算子·咏梅》中写的梅花形象。
提问方式: 1、请简要赏析诗中塑造的XX这一艺术形象
2、诗中XX是怎样的一个形象?
答题步骤:1、分析形象的外在特征(形态、色泽、环境、特点、情态)
2、挖掘形象的内在品格(或好品质或坏品质,尤其注意精神内涵和品质节操)
3、塑造此形象的意义即作者的情感态度(正面形象:以之自比,喜爱、向往、追求、赞美、欣赏;反面形象:批评、憎恶、鞭挞)
方法总结:
1、事物形象题型答题思路
(1)分析物象的外在特征(形态、色泽、特征)和环境特点,
(2)挖掘物象的内在品格,抓物与志的“契合点”
(3)塑造此形象的意义(体现作者的某种操或情感,表达作者的某种向往或追求(象征或托物言志))
2、刻画事物形象方法题型答题思路
古诗刻画事物形象,展示特征的方法,主要有:(1)从整体构思看,托物言志,常用比喻、象征、拟人、对比。(2)从具体描写的方法看,除了正面描写之外,还常用侧面烘托的手法。
解答这类题目,可按照如下思路进行:
①阅读诗歌,找出诗人描绘形象的相关诗句,仔细准确理解形象的基本含义。
②结合诗句分析运用的表现技巧及其所表现的具体内容。
③指出这种手法的运用表现了诗人(人物)怎样的心理、感情或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
④紧扣要求,整理思路,形成答案。
3、事物形象的比较题型答题思路
比较事物形象的题目,一般从事物特征、刻画事物形象的方法技巧以及表达的情感等方面入手设计题目。答题时,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细致解读题目所选诗歌,分析每首诗各自刻画的人物形象的特点,运用了哪些表现方法,表达了什么思想情感。
(2)求同析异,分析人物形象特点、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技巧以及表达的思想感情的异同。
(3)整理思路,组织答案。
4、常见思想感情(咏物诗)
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品格。常见思想或情感:对所咏之物的喜爱;寄情自然,闲适自得;洁身自好,坚贞自守;渴望施展抱负,建功立业;怀才不遇
表述方式:(1)诗中的XX是一个S 、 B的 C形象(S、B用代表这个形象的特点的词语,一般用两个四字词,C是这个形象的身份特征)
(2)全是运用 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 ,
(3)作者通过XX形象的塑造,表现了对像XX一样S、B的人的 之情(或托物言志,以XX自比,表达自己 的感情)
二、例题分析
1.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瀑布
李忱
千岩万壑不辞劳,远看方知出处高。
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
请简要分析诗中塑造的“瀑布”这一艺术形象
答:
2.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咏柳
贺知章
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
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请简要分析诗中塑造的“柳”的形象
答:
三、课后练习
1.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昭君怨·梅花
郑域
道是花来春未,道是雪来香异。竹外一枝斜,野人家。
冷落竹篱茅舍,富贵玉堂琼榭。两地不同栽,一般开。
请简要分析诗中塑造的“梅花”这一艺术形象
答:
2.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舟中见猎犬有感
(清)宋琬
秋水芦花一片明,难同鹰隼①共功名。
樯②边饭饱垂头睡,也似英雄髀肉生③。
[注]①隼(sun):鹰类之最小者。猎者多蓄之,以逐禽兔。
②樯:桅杆。
③髀肉生:语本《三国志·蜀志·先主传》注:《九州春秋》曰:“备往荆州数年,尝于(刘)表坐起入厕,见髀里肉生,慨然流涕。还坐,表怪问备。备曰:‘吾常身不离鞍,髀肉皆消。今不复骑,髀里肉生。日月若驰,老将至矣,而功业不建,是以悲耳。’”后因用“髀肉复生”为自叹久处安逸,思图有所作为之辞。髀(bi):股部,大腿。
请简要分析诗中塑造的“猎犬”形象
答:
3.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早雁
杜牧
金河秋半虏弦开,云外惊飞四散哀。
仙掌月明孤影过,长门灯暗数声来。
须知胡骑纷纷在,岂逐春风一一回?
莫厌潇湘少人处,水多菰米岸莓苔。
请简要分析诗中塑造的“早雁”的形象
答:
4.(07重庆)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海棠 (宋)苏轼 惜牡丹花 (唐)白居易
东风袅袅泛崇①光,香雾空蒙月转廊。 惆怅阶前红牡丹,晚来唯有两枝残。
只恐夜深花睡去, 故烧高烛照红妆。 明朝风起应吹尽,夜惜衰红把火看。
[注] ①崇光:美艳的光彩。
⑴苏轼《海棠》诗的前两句描写了海棠花的哪些特点?后两句抒写情感时使用了什么手法?
答:
⑵苏轼的《海棠》与白居易的《惜牡丹花》同样写夜里赏花,两者所抒发的感情有何不同?
答:
古代诗歌鉴赏——鉴赏诗歌中的事物形象 答案
一、例题分析
1.瀑布 李忱
【参考答案】①诗中描写了不辞劳苦、志存高远的瀑布的形象。
②全是运用拟人的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瀑布不辞劳苦拒绝溪涧挽留,继续向前化成汹涌澎湃的波涛。
③诗歌通过塑造瀑布这一形象,表达了诗人对像瀑布一样不辞劳苦,志存高远的人的赞美之情。
2.咏柳 贺知章
【参考答案】
诗中刻画了一个倚仗势力、得志猖狂的柳的形象
②全诗运用了拟人的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早春时节,杂乱的柳枝上刚吐新芽,还没变嫩黄,依仗着东风的吹动便狂舞枝条,柳絮飘飞乱舞,铺天盖地,想把日月蒙住,岂不知天地之间还有清霜降临的时节
③诗人托物言志,抒发了对像柳一样倚仗权势,得志猖狂的人的憎恶之情以及对正义必胜的信心。
【译文】如同碧玉妆扮成的高高的柳树,长长的柳条柔嫩轻盈,像千万条绿色的丝带低垂着,在春风中婆娑起舞。这一片片纤细柔美的柳叶,是谁精心裁剪出来的呢?就是这早春二月的风,温暖和煦,恰似神奇灵巧的剪刀,裁剪出了一丝丝柳叶,装点出锦绣大地。
三、课后练习
1.昭君怨·梅花 郑域
【参考答案】①诗中描绘了不畏严寒、纯洁傲岸的梅花形象
②全诗写梅花在寒冬绽放,颜色洁白,幽香袭人,开在乡下人家的竹林外。无论是在冷落的竹篱茅舍,还是在富贵的玉堂琼榭,它都能傲然开放。
③诗人以梅花自比,抒发了自己坚守高洁志向,不因环境而改变自我的思想感情。
【译文】说它是花。春天却未到来。说它是雪,却幽香无比。冒着严寒,傍着竹林,在乡村的农舍绽放。无论是生长在荒野人家还是在亭台水榭的富贵之乡,都是一样的盛开。
2.舟中见猎犬有感 (清)宋琬
【参考答案】①诗中刻画了一只饱食终日、无所事事,孤寂失意的猎犬形象。
②猎犬本该驰骋原野,与鹰一样追捕猎物,却被养在周中,终日昏睡在桅杆边,日渐肥胖,英雄无用武之地。
③诗人借猎犬自比,抒发了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感慨。
3.早雁 杜牧
【参考答案】①诗中刻画了一个遭射四散,欲归不得的早雁形象
②诗中运用烘托的手法,生动形象地写了早雁遭射而惊飞四散,掠过清凉的月色映照的仙人承露盘,又从灯光昏暗的长门宫前传来几声哀鸣,又因有胡骑拦射而不能随春而回的情态。
③全诗通过塑造这个形象,表达了对像早雁一样流离失所,欲归不得的人的担忧与同情。
【译文】八月边地回鹘士兵拉弓射箭,雁群为之惊飞四散哀鸣连连。
月明之夜孤雁掠过承露仙掌,哀鸣声传到昏暗的长门宫前。
应该知道北方正当烽烟四起,再也不能随着春风回归家园。
请莫嫌弃潇湘一带人烟稀少,水边的菰米绿苔可免受饥寒。
4. 海棠 (宋)苏轼 惜牡丹花 (唐)白居易
【参考答案】前两句描写了光彩正艳、香气正浓的海棠花在春风中、月色下的朦胧美;后两句用了拟人手法,把花拟人化。
解析:作答第一问,只要围绕“海棠特点”在诗句中提取信息,就能准确作答。第二问是对表现手法的考查,苏诗中“睡去”与“红妆”的拟人手法十分明显。
【参考答案】苏诗爱花之盛开,白诗惜花之将谢。
解析:此题是以比较阅读的方式考查对古诗的鉴赏。要比较苏诗与白诗所抒发感情的不同,首先找到他们的抒情对象的不同,前者是尚为“红妆”的海棠,即盛开着的海棠,后者是“衰红”的牡丹,即即将凋零的牡丹。在这两种不同状貌的“红”前,两人的感情虽然同为爱花,但后者肯定比前者更多了一些伤感。
海棠 (宋)苏轼
【译文】袅袅的东风吹动了淡淡的云彩,露出了月亮,月光也是淡淡的。花朵的香气融在朦胧的雾里,而月亮已经移过了院中的回廊。由于只是害怕在这深夜时分,花儿就会睡去,因此燃着高高的蜡烛,不肯错过欣赏这海棠盛开的时机。
惜牡丹花 (唐)白居易
【译文】惆怅地看着台阶前的红牡丹,傍晚到来的时候只有两枝残花还开着。料想明天早晨大风刮起的时候应该把所有的花都吹没了,在夜里我对这些衰弱的却红似火的花产生了怜悯之心,拿着火把来看牡丹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