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周五,终于上了心心念的课-中国礼仪大神金正昆教授的公务礼仪~虽然,当天被各种意料之内/外的琐事折腾, 听课质量大受影响,但也不至于一无所获,人咩,总不能太贪心吧
在极其有限的听课内容中,本人最有共鸣感的当属金教授提到"包容心"在礼仪中的角色和作用,大意是: 礼仪,理也; 讲得是规矩,体现的是形式美; 但也唯有足够的"包容之心"才会懂得如何在各种条条框框的"规矩"中变通,让"形式美"更加落地、更加自然、更加得人心;
说来也是巧,就在周四晚刚在自己的扯淡号总结了最近的沟通经验,也正是和"包容心"有关,这算是和金教授的一种别样互动吧?(笑)
可能只是因为是读公关出身,对如何用最短时间和最少精力进行有效沟通、建立有效人脉圈,一直有着一种条件反射性的敏感~
在我一贯的认知中: 作为软实力的公关,语言是第一要素; 而现在看来,礼仪在公关中的重要性也绝不亚于语言; 前者在于说"好"话,后者在于做"好"事; 所谓的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在于论"语言",多为贬用; 但在当今重沟通、重交流的社会,也就有了被正名的必要; 一句话说到人笑,也可以说到人叫,一个不知道怎么说话的人,不要说"有效沟通"了,就算是沟通也难!
相比之下,可以被当做游戏规则去记住并简单执行的礼仪,要相对简单和安全很多;毕竟,现在不懂"礼"的多,而语言却往往是最直接的情绪表现;礼不到位,在很多情况下体现更多的是无知、但无害; 而运用语言不当,就会造成伤害~
但无论是语言还是礼仪,都与情商息息相关; 一个情商高的人,首先表现的就是在语言上的得体,其次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做到行为得体也多的是无师自通;对于一些所谓的场面规矩,知道了就会用而且更懂得变通;这才是真正可以被区别化、并成为竞争力的地方~
人际交往的核心就是"待人接物",在合适的场合说合适的话、做合适的事、给人以舒适感,是进行有效沟通的必要环境; 而对于公关,有效沟通只是最低层次的要求,如何为个人、为企业创造可以为之所用、可持续发展的有效人脉资源环境才是高段位玩的游戏;
作为公关人,企业的stakeholder越多,势必需要去打交道的人也就越多; 这样的人有着各种各样的背景、各种各样的性格脾气,如何在短时间内做到"求同明异"、彼此相容再相依,是需要去不断研习的课题~
同时,这也是一个对综合实力考验极强的领域;主要在于需要弱化对于自己个性的主张力、不断更新新知的学习力、还有,就是金教授也一再提到的敞开心胸的包容力; 幸运的是,虽然本人对于学习的重要性领悟的比较迟钝,书读得不多,但还算尚有自知之明,懂得求学上进吧~总比某些光计较读了多少书,却不曾对自己行为进行间断性反思反应的人要来得觉悟高吧(笑)~
在此应金教授的一个问题,如何才算是好的礼仪培训师? 答: 授业解惑,以身传教; 教的是规矩,讲得却是情商~
也应自己那些各种小纠结: 放宽心,容得所有的看不惯、讲不听,也容得所有的不被理解、责难、伤害、误会、不公; 包容别人,也就是放过自己; 也唯有放下各种不必要的心理包袱,才可轻装前行~这,可能也是作为公关人的最基本的素质修养吧~
心若成佛,波澜不惊,无论前途是否遂如所愿,则已然此生无憾~ 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