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儿子读“夜发清溪向三峡”时,看了注释,兴冲冲告诉我,这个清溪就是你家乡犍为清溪镇,儿子为这小小的发现喜形于色。没认真考证古清溪驿与现清溪镇的区域是否完全重合,但千年都依傍着清澈温柔,美丽丰沛的马边河,这是不争的事实。小时候,我们只叫作“清水溪”,字字带水,灵气逼人,河边的斜出的老树,对岸的山和山下的菜地比别处绿润三分。
那时候,上游没建电站,青山绿波,是黄辣丁小鲫鱼们的家园,是渔人的生计。到了暑假,更是孩童的天堂。借了洗被子的由头,几个孩子光脚站在膝盖以下的水域中,扯着两个布角,看着被单随清波漂荡出神。一抬脚,一只拖鞋给冲走了,又讨论追不追拖鞋,在讨论声中,拖鞋漂远了,讨论也变成了怎么应付家长了。一到暑假,人也勤快了,总惦记着弄点大件去河边洗洗。
跟着放探亲假的姨爹去河边钓鱼也是一大乐事,那时候耐心可真好,从早上挖蚯蚓,捉沙虫制备鱼饵开始,中午出发,下午坐在岸边顶着烈日暴晒蚊虫叮咬草尖蜇人,也不动,怕惊了鱼,到傍晚回家,一般收获并不大,只三五条。如果是几寸小鲫鱼,挤了肠,裹点面糊油炸了吃;运气好,是黄辣丁,成品就是极鲜美酸爽的泡菜黄辣丁汤了。我吃鱼很难被咔刺,可能就是那时候练出来的。不过,钓鱼的技术仍然一片空白,可见,做不动脑筋的吃货还是更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