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灏老师说,阅读经典一定要慢。多慢呢?就是哪怕你今天只看了五页书,第二天继续看的时候,扫一眼之前看过的,依然能想起前面说的是什么,这个速度就是合适的了。
所以,昨晚23:56合上这本《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的时候,我拿起笔想做一些记录,发现脑子里只剩下了几个词:古典,浪漫,良质。
这样的速度,是不是说明我看的太快了,囫囵吞枣,并没有真的学到东西?
这本书,从打开之日算起的话,差不多三周了吧,中间一段时间转投其他书籍怀抱了,也是还没看完就又回来重拾旧爱了。
这本书据说真的很经典,哲学类的经典一般可能都有点烧脑,所以一遍的粗浅阅读应该是远远不够的。但是,短时间内,真的让我再看一遍,颇有些望而生畏——待我宠幸的书籍太多,我就不要单恋这一只了吧。
况且,想要看第二遍的书,基本上都是在某个时刻突然的一种明悟:哦,那本书我该再看一遍了。
好吧,忽悠的够久了,回来这本书上。虽然可能似懂非懂,但是这本书看的时候还是颇多享受,昨晚更是开完会一鼓作气完整的看完,似懂非懂之间却也觉得非常享受,那自然是真的可以算作一本很好的书了的。
开始的时候也想过,禅与摩托车维修能有什么关系?看下来才知道,不止是与摩托车,根本就是与世间万物都有关系啊。
作者罗伯特.波西格,带着儿子骑摩托车万里旅行,在旅行过程中,反复的进行心灵探索,终于达成了与自己的和解。
所以这本书,更像是一个人的心理历程,思想相互辩证的清晰展现。
同行者约翰及夫人对维修技术的恐惧,引出了古典和浪漫两个概念的不同,说明现代人对现代的科学技术的接受程度的不同:有人只知其然,有人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在这里说明了人与人之间的不同,同时引出了第三个人的思想,假想中的鬼魂——斐德洛。
文章最后发现,这位假想中的鬼魂——阴魂不散,贯穿全文——其实就是作者自己。曾经作者因为哲学上的思辨,苦苦追寻的信念的崩塌一度神经崩溃入院治疗。恢复健康的方式之一就是假装这段经历不存在——遗忘,也是治疗的方法之一,只是不彻底。
这一段万里的摩托车出行,一路上作者都在回忆斐德洛——也就是自己——之前的思想,并重新的拿出来整理、辩论,最终,也许是对儿子的爱,也许是旅行中开阔的心胸视野,也许是被路边的人的或饱满、或寂寞的生活感染,作者罗伯特,最终与自己、与斐德洛达成了和解——接受过往的一切,才能实现彻底的救赎。
禅在这其中,无处不在。甚至说,禅也不过是一个用来指代的词语。作者用摩托车维修为例,指出其中古典和浪漫思想的不同,科技进步的优劣,人与人的不同,以及,不同思想、不同认知的区别。
心中有禅,处处皆禅。
古典,其实是客观存在的事实。
浪漫,其实是人为赋予的艺术美感。
良质,优良的品质,对优良品质的追求认可的心,本心。
我想,我大约是需要至少再读一次这本书的。因为这似懂非懂,因为这旅行中不断的思想火花冲击。
这一次,我希望,是在旅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