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总是渴望金钱、地位、粉丝追捧,希望自己是高富帅,希望自己是白富美,希望自己完美无缺……,以为拥有这些就是幸福!事实是,很多人在拥有了上述的一切后,却选择了结束自己的生命。我们听过很多富人、名人自杀的消息,那就是因为他们丧失了幸福的能力。
一、幸福是对幸福的感知力。
很多人怀念小时候,过年很开心,放鞭炮、穿新衣服、压岁钱……,如果放在现在,过年时,每个人穿上新衣服,大家一起放鞭炮,长辈发压岁钱,但我们会有当初的开心吗?如今,过年甚至成了很多人的一种负担。随着年龄的增长,有的能力在增长,但幸福的能力在减弱,对快乐的感知力也在变弱,所以幸福的反面并不是不幸,而是麻木。
二、什么是幸福能力?
穷与通,窘境还是发达,都改变不了你内心的淡定、从容,改变不了来自内在的喜悦,这就是幸福的能力。
三、幸福能力可以锻炼。
既然幸福是一种能力,我们就可以锻炼,就像你的肌肉没有力量,你可以通过举杠铃来使你有力量,幸福的能力同样也是可以锻炼出来的。当你锻炼出自己幸福的能力的时候,你才会变得更加幸福。更幸福不来自你挣了更多的钱,也不来自你社会地位得到了更高的提升,甚至不来自你的身体变得更健康。这都未必能够给你带来真正的幸福,真正的幸福来源于在追求这些东西的同时,你还能随时感受到快乐。
四、幸福的四个象限
1、“现在幸福,未来不幸”的及时行乐型。有的人沉迷于网络游戏,他们对自己的评价很低,明知道就算玩到40岁,自己也是没有前途的,但他们非得玩。还有人夜夜笙歌,不学习,不锻炼和提升自己,不管未来会怎么样,只要现在开心就好……这些都是极端的例子。
2、“我现在不幸,我未来可能也没法幸福”的无助型。据说,得了严重抑郁症的人基本都是无助型。无助型的特点就是人生像走在一个黑暗的隧道当中,永远看不到前方有产生乐趣的可能,觉得所有的东西都没什么意思,干什么都提不起精神来。
3、“我现在不幸,但是我未来会幸福”的忍辱负重型。有的人一直在等:等我的公司上市就好了,等我的儿子考上哈佛大学就好了,等我能够去环游世界就好了……这叫作忍辱负重型。忍辱负重型的人未来会怎样?过十年、二十年、三十年以后会怎样?答案是,忍辱负重型的人永远都不会幸福。
4、“我现在幸福,未来也幸福”的幸福型。快乐有不同的样子,要能体会到此刻的快乐。
人生可悲的是,当失去一个东西的时候,你才会感受到它的珍贵。沙哈尔教授用幸福的方法、用四个象限的方式呈现出要做一个什么样的人才能够幸福:现在幸福,未来也幸福。
五、决定幸福的思维方式
想从及时行乐型、无助型、忍辱负重型变成幸福型,最重要的方法是改变你的思维模式。我们有两种思维模式,我把它们叫作溺水型和郊游型。
溺水型永远都像是被人压在水池子里的感觉:我们憋着一口气,心想考上大学我就好了;再憋着一口气,考上研究生我就好了;再憋着一口气,等找到好工作就好了;再憋着一口气,等我创业就好了。创业以后,你发现噩梦才刚刚开始……要把溺水型思维方式改掉,改成郊游型:小时候郊游,老师宣布说明天去香山,话音刚落,大家就高兴得叫起来,回家以后让爸妈给准备饭菜、帐篷,还兴高采烈地计划怎么玩。第二天出发,大家还是高兴,一路高兴。郊游结束,我们还在兴奋中。
我们的人生也可以如此,我们的人生目标可能是那个快乐的巅峰,但是在这个路途中,能够享受到其中的快乐,上山是快乐,下山也是快乐。这样,人生所积攒下来的全是快乐的相册,而不是痛苦的回忆,这就是幸福的方法。
《幸福的方法》能帮你在不幸福的感受中破局,用幸福的思维方式给生活带来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