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在孩子内心种下一颗种子吧

我们经常能听到母亲和孩子之间这样的对话。

母亲:“你怎么这样啊!”

孩子:“我就这样啊!怎么了!”

        母亲的竭斯底里,恨铁不成钢,孩子的破罐子破摔,理直气壮。母亲内心对于孩子放任自己的的无奈和愤怒,化作一道道语言的鞭子抽打着孩子,而孩子本来可能有的内疚和自责,在本你能地反抗和对立中消失殆尽。母亲本来是希望孩子能接受自己的批评,对问题保持警醒,从而做出改变,最终提升自己。没想到适得其反,怪孩子不懂自己的苦心,哀叹一片好心付流水。



      这让我想到了一则故事,一个令人动容的故事。

       一天一个衣衫褴褛的流浪汉得到了一位过路女孩不经意送出的一朵玫瑰花,流浪汉欣喜不已。他小心翼翼地玫瑰花带回了家,如盯着稀世珍宝一般观赏着玫瑰花,内心也变得柔软起来,渐渐地感觉到缺少了点什么,一拍脑袋想起来,对了该把玫瑰花放到花瓶里啊。看了看凌乱的房间,捡起了角落里的一个啤酒瓶,认真地洗了洗,装了半瓶水,小心的把玫瑰花放进去,余光一下扫到污渍斑斑的桌面,心理莫名的不舒服,再一扫房间,脏乱无比。拿起门边蒙灰的扫把开始扫起来。忙活了半天,虽然汗流浃背,但看着从没有过的整洁,心理竟然满满的幸福感,这种久违的感觉令人 几乎掉下泪来。原来自己还可以有这种感觉的,生活其实可以很美好的不是吗?是的,我可以的,我可以拥有这种幸福。我该做点什么呢?对,我需要重新开始。想到这,他心里一阵颤栗。他摸索着洗了澡,换上那件唯一能出门的衣服,他准备找工作去了。

       这个故事,那个过路女孩的不经意举动,让一个对生活失去热情的流浪汉,重新唤醒了自我,这种奇妙的转变,就如你撒下一颗种子,然后种子终于发芽成长一般,美好的不可思议。但这就是唤醒自尊的作用啊。故事中的女孩的爱的举动唤起了流浪汉的自尊,从而重拾自我。

      而很多母亲期待孩子转变的行为,这样生硬的干预是没有丝毫作用的,唯有唤起孩子内心的自尊才能真正发自内心的改变与成长。

      作为妈妈我很多时候也不自觉的以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做法,最终事与愿违的把孩子推的更远。

      我想一句话:“待别人的孩子如己,待自己的孩子如他人。”

       我们很容易因为是自己的孩子,总把TA看作与自己一体的,而忘记了TA是独立的人,从而忘记了界限,把自己的期望投射到TA身上,甚至把对自己的情绪也投射过去。于是出现了母亲极力指责孩子干预孩子的行为,却不知结果离初衷越来越远。

       而对待别人的孩子,因为无关,往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保持距离。却不知作为生命我们能对另一个生命能起作用,其实可以很大的。

       所以对待自己的孩子,注意界限,尊重其作为人的独立性,而对待别人的孩子也要有对生命的爱。让我们在孩子的内心种下一颗种子,从而唤起TA的自尊吧,你会发现一个生命对一个生命远离有这样美妙的影响。

      朋友推荐了关于自尊唤起的影片《放牛班的春天》,期待精彩的影片。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那一年,我18 岁。人生最青春靓丽的年华。不愿意终日呆在一个小小城市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周而复始的乏味生活。总...
    白云伊处阅读 389评论 0 0
  • 这是“心灵对话写作”小组第26篇文章 回到上海的第一天。 度过了一个忙碌且疲惫的春节,但内心无比充实。原本是想着能...
    墨芷轩阅读 243评论 2 0
  • 高里掌的秋天,朋友相聚的喜悦!
    想去卖狗粮的Rebecca阅读 160评论 0 0
  • 小张万分尴尬地收下红筷子,正想告辞离开,重新踏上洱海的骑行之路。 院子里那群穿着红色白族服饰的阿姐们,这时又和着简...
    ibolomi阅读 729评论 2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