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坚强,它的意思为心理承受能力强,在遇到艰难险阻时,会勇敢面对,勇于战胜。
我们在遇到困难时,要学会坚强!
坚强有两个方面的表现,一是不怕失败,不怕挫折,不怕打击——不管是人事上的,生活上的,技术上的,学习上的打击,即使孤独也不怕,并且敢于正视现实、正视错误,用理智分析,彻底感悟,才不至于被回忆侵蚀。二是不为胜利冲昏了头脑,永远保持谦卑。这两方面合起来,用通俗的话说,就是胜不骄,败不馁。
二、纪伯伦说:
你的孩子,
其实不是你的孩子,
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
他们通过你来到这世界,
却非因你而来,
他们在你身边,
却并不属于你。
你可以给予他们的是你的爱,
却不是你的想法,
因为他们自己有自己的思想。
你可以庇护的是他们的身体,
却不是他们的灵魂,
因为他们的灵魂属于明天,
属于你做梦也无法达到的明天。
你要向他们学习,
而不是使他们像你,
因为生命不会后退,
也不会在昨日流连。
你是弓,
儿女是从你发射而出活生生的箭。
弓箭手望着永恒之路上的箭靶,
他会施全力将你拉开,
使他的箭射得又快又远。
欣喜地在弓箭手中屈曲吧!
因为他爱飞翔的箭,
也爱稳定的弓。
三、青春期孩子叛逆
13岁到18岁之间的孩子已经到了青春期和叛逆期了,青少年逆反心理大致有以下几种类型:
1.自主逆反:如果家长在对待孩子时过分地运用控制手段,使孩子感到自己的行动自由受到威胁,这时,他们就有可能拒绝办本来愿意办的事,甚至故意去做与要求相反的事,这种现象就是自主逆反。
2.平衡逆反:当家长和学生之间情绪比较对立时,即使家长所持的立场、观点与孩子一致,孩子也可能产生抵制甚至故意表现出相反的态度,以显示自己与家长的不合拍,从而维持心理平衡,这就是平衡逆反。
3.信度逆反:家长的所作所为随时随地都受到孩子严格的监督,倘若家长本人的行为举止与他平时所作的宣传教育相悖,就会造成孩子对家长教师的不信任态度,这就是信度逆反。比如家长在孩子面前长时间的玩手机。
4.情境逆反:在特定的机会、场合,学生个体有不同的“心理热点”,处于一种不同的情感和情绪状态,如果家长不顾及孩子当时处的情境,就会诱发孩子的情感障碍,使孩子紧闭心扉,对家长的教育采取排斥的态度,拒绝接受本来可以接受的东西,这就是情境逆反。
5.超限逆反:这是由于教育的容量过大、时间过长,或者教育内容机械地、无时间间隔地重复而产生的一种逆反态度。
6.禁果逆反:人们往往有一种倾向,越是禁止的东西,如果没有说明可能为人们接受的充足的禁止原因,禁止本身就会引起假设、推测,反而常常诱使人们产生好奇并引起探反射,产生与禁止相悖的意向,这就是禁果逆反。
7.归因逆反: 假如孩子了解大人行为的动机不是利他而是另有所图时就会产生心理对抗,这就是归因逆反。
8.评定逆反: 这是一种因大人与孩子之间评定差距过大而导致的逆向反应。大人在教育孩子时,过分渲染、夸大其词等都可能诱发孩子产生这种逆反反应。
9.投射逆反: 大人把工作成败的原因主观地集中到少数对象身上,撇开与此有关的其他因素而引起的逆反态度,这是投射逆反。
四、家长搭台,老师唱戏
1、为孩子创造一个和谐的家庭环境,不管夫妻两人意见多么不和,在孩子教育问题上一定要达成一致。因为父母是孩子最亲的人,从小都是听爸爸妈妈的话长大的。突然有一天,父母的意见出现不同,孩子就不知道谁说的是对的,认知出现矛盾。这样的结果是父母双方在孩子中的地位都慢慢降低。最后父母的话孩子彻底不听。
2、为孩子创造一个和谐的教育环境。老师、家长和孩子也像一个家庭一样,在孩子教育问题上一定要达成一致,只有这样对孩子的教育才能起到作用。不然老师和家长在孩子心中的地位也会越来越低。最终家长不像家长,老师不像老师,学生也不想学生!孩子的前程将彻底毁掉!
3、坚信任何行为都是有教育意义的。家长的一句话,一个动作,一个表情,一个眼神等都是一个教育过程。在孩子面前要天天反省自己:要求孩子做到的,我们都做到了吗?老师提出的要求,自己是否能够全面分析其中的利和弊,是不是能引导孩子向有利的一面思考。
4、着重培养孩子的非智力因素发展; 非智力因素是指智力以外的对学习活动起着起动、导向、维持和强化作用的个性心理,因此,心理学家们把那些个性心理作为非智力因素的主要内容。大多数心理学家认为,非智力因素的主要内容有: 1.兴趣与爱好; 2.愉快的情绪、对事业的热情; 3.对挫折的忍受性与意志力; 4.活泼的性格、宽阔的胸怀; 5.自信心与好强心; 6.远大的理想与目标; 7.高抱负;
教育就像唱戏,只要台子搭的好,大家共同努力,就一定能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