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以为我的家
是一张张的票根
撕开后展开旅程
投入另外一个陌生
这样孤独多少年
这样飘泊多少年
终点又回到起点
到现在才发觉
这首姜育恒的《驿动的心》,从1989年被央视作为台湾引进的流行音乐传唱后,便一直沉淀在心海深处。
1
小时候,对旅程没有什么概念。
只是听说,三四岁的时候曾和妈妈去过北京,因另有缘由,所以也不是旅游,更没留下任何影像,记忆里找不到任何印迹。
偶尔会和大人坐火车去附近村子的几个亲戚家里,不太有时间概念,无从计路程远近,且小时候的我有个“怪癖”,只要坐车就困,哪怕是爸爸骑自行车带着我,也会坐在后面紧抱他的腰昏昏沉沉半睡半醒,所以火车一开,就睡到被叫醒。
差不多上学以后,尤其进初中就不太出门了。
2
高考前偶尔幻想以后会离家远行,只是我的性格使然,不会做更多预设和打算。
所以当初等待良久终于收到高考录取通知书的时候,也没有想更多,倒是查了地图,知道有点远。
同时因为有个好朋友已在那里上学一年,彼此也经常通信,所以心理距离并不遥远,仿佛就是去隔壁班找个人,面对似熟悉又不认识的陌生同学与老师。
直到坐上火车,一夜十几小时的车程到哈尔滨,就仿佛人生忽然颠覆,才惊讶于原来真的就踏上人生旅程了。
这一段路程妈妈和我一起走的,说是带我到哈尔滨认个门,姥姥家那边不少亲戚都住在哈尔滨。
车开后,没了小时候的嗜睡,即使是深夜了,也是先照顾妈妈睡着,然后就睁着双眼旁观身边各种形态的人群、各种肆无忌惮的睡姿,还有定睛于车窗外深沉的黑暗。倒是想不起那时候有没有彷徨,有没有忧虑,有没有对未来充满幻想或是期望。
当时没有买卧铺,一方面票价要比坐票贵,包括之后四年大学和毕业后工作两三年里长途火车一直都是坐票,另一方面其实是不知道有卧铺票这个东西,没听人说过,大人也涩于条件而自动回避了吧。
坐着或是趴着,怎么睡都是不舒服的,所以之后几年里,早上火车到哈尔滨后,我下车抓紧解决车票问题,那时候还是买从家到徐州的“通票”,坐完第一段行程,还要专门去中转签票,最好的是拿到座位号。
到徐州的火车是下午四点多开车,所以会立刻到车站内的一个地下室招待所开一个房间定一个床,洗漱后好好睡一觉。有时直接睡到下午,起来后就直接准备进站到下一段旅程,如果被房间里其他床位的旅客呼噜声吵醒,那就出门去随便转转。
倒是极少去亲戚家,因为疏远,和从小就没有什么印象的亲情,就是另外的故事了。
3
那时候车速还很慢,从哈尔滨开到徐州要48个小时左右,我打发这两天两夜的最佳方式,是睡觉。
上车后,背包往行李架上一扔,几乎是立刻闷头就睡,倒颇有小时候的嗜睡风范,直睡得天昏地暗东西不分。
小渴小饿,都不是事,只有强烈的饥渴感,才会醒过来拿下背包吃点喝点。
那个年代好象还没有现在这么多方便的食物和饮品,我没记得有瓶装水,都是自己带个水杯或水瓶接水喝,再就是买的一点饼干或面包,聊以充饥而已。
大概也就是从那时起我就是个很能耐饥忍渴的人,也会夸张到48小时里几乎不去厕所,不知道是不是为现在的一些不健康埋下的隐患。
直到后来几年,才慢慢地拿几本书在车上看,或是看看窗外各地不同的景致变换,听听往来的各地人群不同的口音语调。
4
但换作放寒暑假从徐州回哈尔滨的返程列车,就是迥然不同的两个场景。
因为学校里乘坐这一条线在沿途下车的同学非常多,那时候还有学校各院系统一收学生证代购车票的福利,所所以几乎几节车厢里都是我们学校的同学。
途经江苏、山东、河北、天津、吉林、辽宁、黑龙江,尤其是“老乡会”这个神奇的组织,网罗了各地的不同级不同系不同班的同学,于是每节车厢都洋溢着热闹和欢快。
即使是那时显得不太合群似乎孤傲的我,也是会和几个谈得来的同伴说笑嘻闹,或是凑在一起打“拖拉机”。
深夜也不能减弱挡住车厢里的气氛,中途有下车的同学都恋恋不舍,还有上来的旅客,几乎都被我们群体性的喧闹活动给吓到,再有同学告诉他们“这是我们学校的包的车厢”,大多数就换到其他车厢去了。
5
火车终点徐州站,下车后要立刻赶到附近的汽车站,几乎是坐上末班车,再两个小时的车程,才到安徽北部的学校所在地。
沿途经过农田、矿区,慢慢明显呈现的风光景致,都是从小在内蒙古时不太见的。
虽然因为地处煤炭矿业范围,空气灰尘较多,但每过桃园,葡萄园,梨园,以及各种泾渭分明的作物,心情也还是越来越轻松愉快起来。
直到经过几重采石挖掘得凌乱的山坳,就快要进入地界了,特意和司机打招呼说在“师院东门”停一下,就来到对我至关重要形同再造的大学校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