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关于抗日的回顾比较多。
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6周年纪念日,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纪念日,是所有中国人应当铭记的日子。
9月18日,防空警报响起,是的,又到了每年的这一天,中国的国耻日。
这段时间,我跟孩子也没少提起那段硝烟弥漫、让中国人备受磨难的历史。
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南京大屠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平型关战役、淞沪会战、百团大战……大人们都很难客观、全面地讲解抗战历史,更何况孩子呢?平日里,孩子们接触得最多的关于抗日的历史,是和爷爷奶奶一起看抗日连续剧,并且认为,日本人都不是好人。作为家长,我们不需要对抗日的历史片段了然于心,但是我们要引导孩子养成正确的历史观和世界观,家长们不妨和孩子们做几个事情。
一、问孩子,为什么日本人要漂洋过海侵略中国?
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的真实目的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攫取经济利益。日本是一个资源贫乏的国家,一战后,日本出现了战后经济危机,股价暴跌、企业倒闭、经济萧条,日本向来有着强烈的对外扩张意愿。
而中国,地大物博,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历史底蕴。但在当时,中国政局混乱,经济、军事实力相对落后,侵略中国就成了日本解决经济和社会问题最直接有效的途径。
二、问孩子,为什么中国最后能获得抗日战争的胜利?
一是国共两党的合作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中华民族实现了团结抗战。
二是全民族的英勇奋战,港澳同胞、海外侨胞的大力支持。
三是世界环境的变化,日本人要占领中国,称霸世界,苏联和美国等强国怎么会答应呢,因此国际力量对日本采取了压制和对抗。
三、带孩子参观抗战时期的历史文物、抗战遗址,眼见为实。
大到国家级、每个地市、小到乡镇几乎都有自己的抗日遗址和故事,看看锈迹斑斑的战争物件、听听令人发奋的感人故事。前段时间,我就带着孩子们重走泉州洛阳桥。桥上的镇桥神像额头上本有一颗硕大夜明珠,80年前千年镇桥珠丢失,据当地村民介绍,这是抗战时期被日本人抢走的。这给孩子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四、带孩子观看抗战的影片、爱国剧或舞台剧。
比如《小兵张嘎》,这是一部很有特色的儿童题材影片,小兵张嘎等小英雄不畏凶险、机智果敢。同样是十几岁的孩子,嘎子已经是一名八路军的侦察员了。我跟孩子说,不仅是嘎子,当时抗日时期最早的师长们,平均年龄不到25岁,很多抗日民兵中,牺牲的时候才十几岁。
五、引导孩子多了解中国和世界的历史,多看看人物传记。
在四大文明古国中,中国是唯一保持5000年历史文化传承的国家。在5000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国也有着被外族入侵的过往。历史书会比较枯燥,我们可以买比较生动有趣的漫画书给孩子看,比如陈磊的《半小时漫画史》。同时,多给孩子讲讲伟人的故事、和孩子一起观看有意义的节目。比如在今年的央视《开学第一课》上,节目组就介绍了李大钊、毛泽东、蓝蒂裕、方志敏等伟人的事迹。当时我泪流不止,孩子们在看节目的过程当中,问了我很多为什么。这个时候,当然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最佳的时刻啦!
六、问孩子,如何才能不再让他国侵略中国。
借着看《开学第一课》的时机,我跟孩子们说,中国人民的苦难和贫弱已经一去不复返了。现在的中国,是一个充满生机的中国,是一个充满希望的中国,是一个已经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的中国。告诉孩子们,我们要铭记历史,客观地评价历史,不盲目的仇日,铭记历史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要以史为鉴、面向未来。最后,孩子们说,妈妈,我们中国现在这么强大了,日本人不会也不可能再侵略我们了,我们都会努力学习,建设好我们的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