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牛弹琴|每天学习一个成语典故NO.81

【成语】:对牛弹琴

【拼音】duì niú tán qín

【解释】讥笑听话的人不懂对方说得是什么。用以讥笑说话的人不看对象。

【出处】汉·牟融《理惑论》:“昔公明仪为牛弹清角之操,伏食如故.非牛不闻,不合其耳矣.转为蚊虻之声,孤犊之鸣,即掉尾奋耳,蹀躞而听.”

释义:有一个叫公明仪的人给牛弹奏古雅的清角调琴曲,牛依然像先前一样埋头吃草.不是牛不要听,是曲调不悦它的耳. 公明仪于是用琴模仿蚊虫和小牛犊的叫声.牛就摆动尾巴竖起耳朵,小步走并听着音乐。

【近义词】见弹求鸮  迫不及待

【反义词】

【造句】他就是个无可救药的人,对这种人讲道理,无异对牛弹琴,得另想办法才行。

成语故事

    春秋战国时期,有一个著名的音乐家叫公明仪,音乐才能十分突出,尤其是七弦琴弹得非常好,弹的曲子优美动听,很多人都喜欢听他弹琴,人们很敬重他。 

    公明仪不但在室内弹琴,遇上好天气,还喜欢带琴到郊外弹奏。有一天,他来到郊外,春风徐徐地吹着,垂柳轻轻地动着,一头黄牛正在草地上低头吃草。公明仪一时兴致来了,摆上琴,拨动琴弦,就给这头牛弹起了最高雅的乐曲《清角之操》来。

    老黄牛在那里却无动于衷,仍然一个劲地低头吃草。 公明仪想,这支曲子可能太高雅了,该换个曲调,弹弹小曲。老黄牛仍然毫无反应,继续悠闲地吃草。 

    公明仪拿出自己的全部本领,弹奏最拿手的曲子。这回呢,老黄牛偶尔甩甩尾巴,赶着牛虻,仍然低头闷不吱声地吃草。 最后,老黄牛慢悠悠地走了。换个地方去吃草了。 

    公明仪见老黄牛始终无动于衷,很是失望。人们对他说:”你不要生气了!不是你弹的曲子不好听,是你弹的曲子不对牛的耳朵啊!”最后,公明仪也只好叹口气,抱琴回去了。后来因为对牛弹琴而成为笑柄。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小朋友们,你们好。今天我们给大家讲的成语故事,叫做《对牛弹琴》。 在战国时候,有一个叫做公明仪的音乐家,他弹琴非常...
    源妈生活圈阅读 4,876评论 2 6
  • 文/雨竹 相传,战国时期,鲁国有个叫公明仪的音乐家,弹的琴简直好听极了。 无论他走到哪儿,只要一弹琴,人们便会立马...
    辽宁_雨竹阅读 662评论 2 8
  • 【对牛弹琴】战国时代,有一个叫公明仪的音乐家,他能作曲也能演奏,七弦琴弹得非常好,弹的曲子优美动听,很多人都喜欢听...
    夏一寒阅读 236评论 0 0
  • 【成语典故之:对牛弹琴】 【对牛弹琴】战国时代,有一个叫公明仪的音乐家,他能作曲也能演奏,七弦琴弹得非常好,弹的曲...
    夏一寒阅读 173评论 0 0
  • 今天感恩节哎,感谢一直在我身边的亲朋好友。感恩相遇!感恩不离不弃。 中午开了第一次的党会,身份的转变要...
    迷月闪星情阅读 10,597评论 0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