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有个朋友向我诉苦,说自己全心全意对待室友却的不到认可和接纳,他觉得自己像个傻逼一样被利用和愚弄,很是苦恼。末了我问他一句:你这么努力合群,找到归属感了吗?他沉默了一会,丧气地回答:没有!
1:为什么要合群?
合群的目的是找到归属感。那到底什么是归属感?辞典上有以下两种解释:1:指个人自觉被别人或被团体认可与接纳时的一种感受。2:心理上的安全感与落实感。
人是群居动物,普通人无法脱离群体而独立存在,这也是人的社会属性的一种体现。所以我们能看到社会上有各种各样的群体、圈子。通常在一个群体内,人们之间会发生一些情感上的互动交流,而这种交流恰恰是人自身归属感的来源。当一个人觉得自己被群体认可和接纳,他便在该群体中找到归属感。另外,每个人都害怕孤独,希望自己归属于某个群体,从而减轻其对于新的环境的不适应和孤独感。对于归属感的需要及对孤独感的恐惧迫使个体去合群。
2:为什么有的人无法合群?
难合群和不合群都可以用无法合群概括。上文说到群体中的人之间会发生情感上的互动交流,而这种互动交流使人觉得自己属于这个群体。反观那些无法合群的人,其实就是无法和群体进行真正的情感交流。这让他们无法在群体中找到归属感。个体与群体无法进行真正的情感交流,或许是语言障碍导致的,或许是思维方式,又或许是行为习惯和性格差异。很多人因为选错了圈子所以受挫,而有的人则能清楚的认识到自己合适的圈子,所以能轻易融入。
就拿开头提到的那个朋友来说,他全心全力对待室友,努力想要融入集体却得不到认可和接纳,为什么?因为他没有找到对的圈子。他觉得被人愚弄和利用,其实都是自找的。试想,一群人都爱打游戏你不打,你邀请他们和你一块去学习,他们会去吗?反之他们让你一块玩游戏,你会玩吗?所以你觉得难以合群,被孤立,都是很正常的,因为你们不在一个圈子。你若是去找其他爱学习的人一块学习,岂不是一拍即合。
那笔者自己来说,大二的时候和室友闹矛盾,当时宿舍五个人,他们四个人一块对付我,我记得其中一个人说的话:我和他们三个能合得来其实就是因为“英雄联盟”,一个寝室五个人,我们四个玩游戏,你不玩,是你不合群……什么是环境?多数就是环境,你要是适应不了环境,你大可以搬出去。
他说的就是他们四个人的群体的维系纽带就是英雄联盟,而这个群体的环境就是玩游戏的环境。每个群体都有每一个群体独特的环境,能与环境相适应,你就能合群,反之就无法合群。“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我当时并没有因为他们四个的针对而气愤,反而是为他的一番话而感到震惊。一下子我就找到了自己一直努力却难以融入他们的症结所在―我们根本不在一个圈子。所以我当即下定决心放弃无谓的努力,做一个不合群的人。这使我在后来的生活中少了许多烦扰。
网上有句话说的好:挤不进的圈子不要硬挤,难为了别人,作贱了自己。本来就不是一路人,为何非要互相为难。我想说这句话的人,一定也是个在合群的问题上纠结过的人。
3:群体是一群相似个体的集合,可以激人奋进,也可以引人沉沦
化学上有个概念叫“相似相溶原理”,即溶质与溶剂在结构上相似,彼此互溶。这个概念对于个体与群体来说同样适用,个体是溶质,群体是溶剂,当个体与群体在某些层面(生活习惯或精神层面)有共通之处时,个体往往能很好的融入群体,反之就难融或不融。
在2中我提到维系群体关系的纽带就是群体的相似性。在各种社交软件上,我们容易发现有很多兴趣类群组,例如钓鱼群,文案交流群,健身群,旅行群,文学创作群等,随便一搜就能找到好多,用户可以通过搜索爱好加入相应的群体。更令人惊讶的是即使一个群组中大家彼此在生活中不相识,通过共同爱好也能很快熟络,有的友谊甚至从网上发展到现实生活中。由此可见,群体是一群相似个体的集合,他可以通过个体间的共同点很快聚拢人心。
你加入了健身群,每天都有人相约健身,于是你的身体越来越健美;你加入了旅行群,与人相约旅行,于是你走过了许多名山大川,见到了各种自然美景;你加入了文学创作群,与人互相激励创作,讨论文学作品,于是你的文学修养越来越高,文笔越来越好。当然还有一些其他不良群体,在此我就不特别赘述,但值得一提的是,若是你加入,你自然也会被那种不良习气沾染,变得沉沦。古语有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故群体的相似性可以激人奋进,也可以引人沉沦。
4:为了合群而进行低质量的社交,是极其错误的选择
很多人由于想要在群体中找到归属感,会不由自主的降低自身标准,选择合群。
小赵刚到一家销售公司,踌躇满志的他想要凭借自己的努力拿到高薪,然后开一家自己的销售公司。刚开始小赵每天起早贪黑的工作,拼命招揽客户,资历老的同事都笑他太傻,每个月底薪就够花,随便做两单就成了,还有人说他只是做样子给老板看,想要升职加薪,说他太有野心。开始小赵不以为意,但后来他忍不住了。同事们说他不合群,为什么呢?因为同时邀请他一块去喝酒,他因为手头还有工作推托了;周末同事们相约一块唱歌,他因为要见客户也没去。但后来同事们有事再也不知会他,在背地都说他不合群,看不起老同事。这样一来小赵心里也悬了,自己努力工作怎么还落得这个名声。这事让他情绪低落,也没有了工作热情,业绩一落千丈。后来公司一位金牌销售见了他,他说出了自己的苦恼,还问自己是不是应该合群,因为这样似乎能让他在公司轻松些。
金牌销售对他说了一席话:他们中的一些人资历比我都老,为什么现在我已经是金牌销售,升职加薪,他们依旧是底层的销售人员,拿着底薪,每天糊弄过日?我刚来的时候也被他们说成不合群,但我深知我和他们不是一类人,我可不满足于每个月拿着底薪过活,我有更高的目标,所以我一直坚持做他们口中不合群的人。人呐,一定要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该做什么,有自己的思想,寻找适合自己的圈子,而不是由于别人的看法,或是几句尖酸的讥讽就轻易合群。比起被说成不合群,为了合群而迷失自己,去进行那些于己无利的低质量的社交才是最悲哀的。你自从进入公司以来勤恳上进,让我想起了当初的自己我也希望你能像当初的我一样,坚持自己,勇敢地做他们口中不合群的人。等你变得优秀了,再看看他们还有没有一个说你。
这位金牌销售的一席话让小赵的烦恼顷刻烟消云散,也让他对未来更有信心。后来小赵在金牌销售的帮助下,业务能力突飞猛进,成为了公司最顶尖销售之一。身处最顶尖销售的圈子里,再回头看,发现那些庸碌的底层销售们不管在生活还是工作上都与他身边的人根本不在一个层次。所以当你没找到合适的圈子,不要随意融入其他群体。
5:在群体中找不到归属感,说明你并没有被群体真正的接纳
在群体中找到归属感才能算是真正的合群,如果你找不到归属感,就说明你没有被群体真正的接纳和认可。
李四为了合群可以说是牺牲了很多。他本身就是一个二百多斤的胖子,曾立志要在大学期间减肥,但为了和室友合群,原来不打游戏的他每天苦练游戏的操作技能,为的就是能和室友有话题可说并且能和他们一起在游戏中并肩战斗,但他的体重不减反增。替室友倒垃圾,打热水,一个人拎着整个寝室的水壶上下楼,累的气喘吁吁也无怨无悔,为的就是能得到室友的接纳和认可。他成功了吗?从表面上看是的,他和室友一起逃课,一起打游戏,一起说笑。看起来他融入了这个集体。但当他没有给室友打热水,倒垃圾而被指责的时候,当游戏失败被当作队友发泄对象的时候,当其他人一块聚餐而没有邀请他的时候,他只有一个人在座位上哀叹。只有当他某天突然明白自己并没有被真正接纳而只是被要是需要的时候,才会醒悟吧!
有时候,你努力的合群,对别人来说只是暂时的需要而已。你耗费大量的时间和心力去合群,结果还不一定如你所愿。看起来你可以和这个群体的成员一起做事,但实际上你们根本没有做到真正的交流,那么你也不可能在该群体中找到归属感。
6:不一定非要在群体中寻找归属感
归属感的本质是精神有寄托。
人是高级动物,这种高级在于人具有复杂的思维和情感,也正是这方面的原因,使人可以脱离群体而以其他方式寻找归属感,即不以群体为唯一精神寄托。
说人是群居动物,是因为在很早以前,人只有依托于群体才能够很好的生存下来。而在当今社会,人不必依托群体也能够很好的生存。这就使得个体可以追求生存之外的东西,即精神上的满足感,也是将精神寄托于其他方面。文学,艺术等。
梵高为了创作而割下自己的耳朵,其一生孤独伶仃,仍坚持创作,最后用自杀的方式结束艺术人生;司马迁忘却肉体上的痛苦,笔耕不辍十余载,终成史家绝唱。有的作家可以为了推敲字句而废寝忘食;有的画家可以为了创作一副画作而不眠不休;有的艺术家甚至会虐待自己的肉体以寻求精神上的超脱。这些人都是将精神寄托于文学艺术当中。
生活中我们也经常看到有些人独来独往,或抱几本书去书室阅读,或持竿水边作钓,他们不必非要在人群中,相反,他们能够从个人兴趣爱好中找到归属感。
所以,不一定非要在群体中寻找归属感,弄清楚自己想要什么,找到自己真正喜欢的事物并用心经营,归属感自然就有了。
最后,愿各位读者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圈子,找到归属感。
作者:李聿安
我有一瓶醋,脑袋里有半瓶。手里有半瓶。
因为找不到合适的图片,只能自己画喽!有知道从哪可以找到好图的“简友”可以留言告诉我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