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6日,农历乙巳年六月二十二,星期三,天气晴。
为了给琳宝,我那对世界充满好奇的小家伙,播下阅读的种子,培养她持之以恒的阅读习惯,我真是没少动脑筋。最终,我决定给她办了一个某童书馆的借阅会员。选择这家童书馆,其实源于一个特别贴心的细节——她们愿意为会员家庭免费安装一个专属的书箱。
这个决定,背后藏着一个小小的“懒人哲学”:会员家庭可以直接通过手机上的小程序完成借阅,书馆的工作人员会定期把琳宝选好的书送到家门口,放进那个书箱里。这样一来,我们完全省去了每次都要专门跑一趟图书馆的时间和精力,也不用在忙碌的生活中为借书还书特意腾出时间,实在是方便极了。
还书也同样便捷。只需要把琳宝看完的书整理好,放进那个熟悉的书箱里,等到下一次借书的时候,工作人员取走旧书,再带来新书,整个过程悄无声息又高效。这本该是一个完美无缺的阅读循环,但生活总有那么点小插曲。
我们通常是借还同步进行——在挑选新书的同时,把已经看完的书打包好,准备放进书箱。然而,这看似简单的“同步”操作,却常常在我们忙碌或者分心的时候“掉链子”。中间好几次,等工作人员送来新书,我们才猛然发现,上次看完的书还静静地躺在琳宝的小书桌上,根本没有放进书箱。按照规定,遇到这种情况,我们就只能中断借阅,专门跑一趟图书馆去还书,才能再借新书。这对于我们这种习惯了“送上门”服务的人来说,简直有点麻烦。偶尔,我也会硬着头皮给客服打电话,申请延迟一次借阅,理由总是有点理不直气不壮。但客服小姐姐总是那么耐心,几次之后,自己都觉得不好意思,总不能每次都麻烦人家吧。
昨天晚上,琳宝告知:“妈妈,书看完啦,可以还书了!” 听到这话,我心中一动,又有点犯愁——别到时候又忘了放书箱里。就在这时,一个主意如同灵光乍现般跳了出来。我对琳宝说:“宝贝,我们明天早上先把看完的书放进书箱里,锁好,这样书就‘回家’了。然后,等妈妈下班回来后,我们再通过小程序操作借书,怎么样?” 我接着解释了我的“小策略”:把还书和借书这两个动作的时间稍微错开一天,确保还书这个环节真正完成了,书确实在书箱里了,我们再安心借新书。并且,我还给自己立了个规矩:只要书还没放进书箱,就坚决不操作借书,哪怕琳宝再怎么吵着要看新书,也要忍住!这样一来,就能彻底避免之前那种“书在眼前却无法借新”的尴尬局面。
嘿,这个方法简直太管用了!今天早上,我上班时,顺利地把琳宝看完的《佐罗力》系列放进了书箱。
下班回来,我俩白在手机上操作了借阅,我心里真是松了口气,终于完美解决了以往反复出现的小麻烦!
这件事也让我深有感触:生活里的小困难,很多时候就像眼前的迷雾,只要我们愿意停下来,仔细想一想,动动脑筋,总能找到巧妙的办法拨云见日。办法总比困难多,不是吗?看来,培养阅读习惯的过程,也是我们和孩子一起学习解决问题、共同成长的过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