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佛家丛林规矩,和尚迁化时,通常要将肉体移入灵龛。满一定期限,出龛荼毗,进行火化。火化后的舍利和骨灰,入塔供奉。
可是,莲心和尚倒立而亡。一双手与坐榻,似乎已凝为一体。任众人如何移推,巍然不动。这可难倒了众和尚。
前文交待,大和尚莲心最得意的二个徒弟,一个是无尘,再一个是化尘。无尘戒腊最长,修持境界也最高。
化尘也极用功。可是,心窄。过于执着。堪破了初关。但仅此而已。
有一次,化尘闭关。关中一坐七天七夜,出得阴神,豁开天眼,自以为大悟了。
于是,来见师傅。大和尚不予印证。
化尘不解。问:“为何师傅不许可弟子?”
莲心说:“佛法以空为用,以无为本。你太用心了”。
看着徒弟很失望的样子,大和尚安慰他。
“不是说你不对。是说你所见的境界,太窄小了。打个比方,你是在一个窗子后面看天。看到的只是天的一个局部。你应该拆掉房子,站在旷地山顶上看天,天就完整了。”
一番教诲,没有说动。化尘并不服气。
后来老和尚出题目,验证众僧人的功夫。以取千里之外的洛阳牡丹花,堪验大家的境界。一方面,想考查衣钵传人。另一方面,也是为给化尘一个教训。
堪验结果,无尘采得粉色牡丹花。而化尘,虽然出神入化,洛阳花市上走了一遭。但到底悟境尚浅,功力也不够。所以,回神出定,摸索再三,空空如焉。
修行多年,偏急好胜的性格,尚无大变。一时间,化尘脸上挂不住了。羞,怒,再不听别人说话。拜别师傅,跑出大殿,化尘一走了之。
临走,想了想,又回僧寮。给无尘留下一行字。“三十年后聚临江。”他要在三十年后,与无尘重新比过。他并不服输。
化尘他走了。从此,杳无音讯。
无尘,从师傅手中接过翡翠灵芝。佛门称之为“接棒”。圣相血脉继续,禅宗密法依然传承。
无尘收拾好衣物,带着化尘留下的字条,也走了。
了生死,成仙成佛,他要去修行。孤苦零丁,陪着佛陀,稳坐高山之巅。
两个师兄走了。照理,莲心大和尚的后事,接下来,就应该是三师兄,灭尘张罗料理。无奈,灭尘和尚,生性慵懒,厌烦事务。
想来想去,灭尘想起一个人来。此人姓杨,名文会,字仁山。近代史上佛门大居士。创办“金陵刻经处”,播扬佛法,德高威重。杨先生与师傅莲心,志同道合,最是亲近。请杨先生主持大和尚的后事,再好没有了。
“说曹操,曹操到。”灭尘刚想起杨仁山,就有值僧报:“大居士,杨先生过山拜祭。”
灭尘和一众师兄弟,迎将出来。
众人向前看,发现和大居士并肩而行,尚有一个出家人。
此和尚身高近二米,高挑的身量,清瘦,精神。一串花梨木大佛珠,挂在胸前。微闭双目,昂然而走。内行人一看,就有敬拜的冲动。此和尚,随时随地,都在定静之中。
没等和尚说话,灭尘和一众僧人,早已跪了下去。
“给大和尚敬礼佛安啊!”
看到杨先生和大和尚,大家都像失落的孩子,见到久别的娘亲。激动,悲伤,啜泣……
深深的跪拜!头,埋进贴地的双手里。
说书的代言,这个身体高大的和尚,就是莲心大和尚的至交道友,佛门龙象,禅宗泰斗,虚云和尚。
见众僧行大礼,虚云和尚早已先行跪下,给众僧还礼。灭尘和大家行完礼,赶紧上前扶起虚云师傅。
尊客堂坐定。灭尘和众僧分别把相关事物,回稟师傅。完毕。虚云冲大家摆摆手,径直走向法堂。
莲心双手握住榻沿,依旧头下脚上。清香飘飘,灯烛摇曳。众僧人唱经念佛,陪在师傅旁边。
虚云和尚,进得大堂,坐在莲心的边上。微闭的眼睛,睁开,瞪圆。众人想起“目光如炬”的成语。他脸沉似水,恼怒的看着莲心。
“莲心竖子,给我听好了!你蛊惑人心,愚痴之极啊!”
一边骂,一边拍着座榻。“你这是干什么?装神弄鬼啊。枉你学佛一辈子,如此执着,如此痴迷。唉,愧煞人也。”
和尚似乎痛心,叹了一口气。沉默片刻。"还不守规矩,吃我一串珠。"虚云扬手,用串珠抽了莲心一下。
“师弟慢来。愚兄认错。改过矣。”莲心哈哈一笑,变转身形,端坐而逝。
听到师傅又在说话,临江寺的众和尚激动不已。大家一齐跪下,念佛,哭喊。
“大和尚走了。善后吧!”虚云吩咐众人,按丛林规矩,给莲心穿戴入龛,移入往生殿。
由虚云和杨仁山,两位大德持守。莲心大和尚的归寂事宜,井井有条,顺利进行。虚云还仔细推演“易数”,为大和尚选定了荼毗吉日。
荼毗日,天地发哀,电闪雷鸣,暴雨倾盆。一众僧人手足无措,大惊失色,不知如何是好。
巳时刚到,虚云和尚招呼僧众,荼毗形式,正常进行。
大雨中,弟子们把莲心大和尚的灵龛,高高抬起。僧俗两队,高颂佛号,缓缓跟在后面。
“大雨天落泪,
雷鸣地发哀。
八风齐欢呼,
莲心化如来。”
虚云和尚朗声高颂法语。突然,他项上取下佛珠。扬手,串珠盘绕着飞向天空。
半空里,震天一声霹雳。再看佛珠越旋越快。乌云被荡开,圆圆的一块蓝天。顷刻之间,风卷残云,天晴气清。
佛珠,慢慢发光,在众人的欢呼声中,生生幻化成一轮灿烂的红日。
莲心大和尚的灵龛,被弟子捧抬着,轻轻放入窑炉。虚云抖擞精神,大声喝道:
“莲心大和尚听了:
天空地空空也空,
我无你无无也无。
休牵挂,莫愚痴,
莲心火中第一枝。
举火啊!”
一声呐喊。虚云和尚高擎的火炬,掷入荼毗窑内。烈火熊熊,喷然而起。
僧俗众人,随着虚云和尚,杨仁山居士,齐齐跪于地上。念佛唱经声,震山而起。
一股青烟,直直地飘向天空之上。沁人心脾的奇异香气,漫山遍野的飘溢开去。据临江寺史料记载,"莲心和尚归寂,异香,漫金陵城。七日不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