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三)

“继承”与“传承”


中国人历来都有很浓的家族观念,过年的时候都喜欢一大家子聚在一起。我的父辈们有7兄弟(遥想我的爷爷奶奶辈养小孩的艰辛)。他们历来重视家族亲情,自我记事以来已有30余载,我们一大家人只有在我七叔结婚的时候团圆过一次(七兄弟全到齐)。本来今年计划全家再相聚的,然后因为各种缘由,还是只有四兄弟团圆,我想这辈子他们再次聚在一起的希望很渺茫了。

图片发自简书App

我们过年回家的意义就在于和自己的亲人在一起唠唠家常,相互倾诉这一年的酸甜苦辣。

突然想到哪天我的父辈们都不在了,我们这个大家族很有可能瞬间分崩离析,因为联系我们之间感情的纽带不在了,尽管我们不愿意那样,对于我来说,那将是大概率事件。

真的是一代亲,二代密,三代疏,四代五代成路人。

那我们这个大家族到底给我们后代留下来什么?

多少年以后,回忆祖上的事情的时候,是否能够说得出个一二三四…

什么东西能够世代相传而不丢失,我想非“家族文化”莫属。

虽然我到现在没搞清楚我们这个大家族的文化信仰到底是什么?

值得“继承”的是什么?值得“传承”的又是什么?

这是这个春节给我的最大思考。但愿我能尽快找到我的答案,从父辈们那里去找,从家族的历史中去找。

如果没有人愿意去“传承”,我愿意…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