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自杀术丨拎不清(1)

前段时间和一位刚刚工作的朋友聊天,出现很多不同的观点。作为一个即使在健身时候都要开着“批判性自我”做反思的人,自然要反思记录一下。

今天是反思职场系列,谈谈职场人的自杀术——怎么毁掉自己。


1.事件还原

最近喜欢某APP的课程,APP上有很多老师做分享,每日利用碎片时间学习,收获不小。推荐给一位刚刚进入职场的朋友。

朋友回复:APP的创始人是A。我讨厌A。因为我喜欢B,在B的事业遇到困难时候,A曾经以利益交换的形式帮了B,其实是在坑B,我觉得A这样的人不仁义,是奸商。

我问:可是A的确能力出众,做平台做到顶尖水准。即使你不认同A,可是A的平台上面,都是很多厉害的老师在讲课,他们的东西对你提升自己,很有帮助啊。

朋友回复:依然不喜欢。


2.案例分析

我对此事进行了反思,在我看来,这里面有如下几个问题;

(1)证据的真实性:作为一个严谨的理工科八卦人,我分别用A、B的名字进行检索,两大搜索引擎均未检索出A、B两人的所谓恩怨情仇。在微薄、贴吧等地方,有没发现。当我们对一个事件做反应的时候,第一件事儿要做的,就是去考证。是真的吗?

我并不清楚这个消息的信息源在哪里,也或许是内部消息,那我确实不得而知。

但对我的这位朋友来讲(后面我称他为CC),在他的思维运作时,他对A的反应中,均基于此事儿的正确性。绝对事实不重要,他相信什么最重要。因此接下来的分析均建立在真的存在“A以利益交换的形式帮助了B”之上。并且作为一场思维试验,我们将这个行为进行放大和泛化,来更清晰地看清行为的意义。

(2)讨厌/憎恨倾向:查理芒格在总结常见的决策失误时,其中之一就是这个“讨厌/憎恨倾向”,这个倾向可以促使人们忽略其讨厌对象的优点,讨厌那些能够让自己联想起讨厌对象的人、物品和行为。在这个案例中,我们看到,朋友CC因为一件事儿而讨厌APP的创办者A,这个讨厌/憎恨的倾向,促使他忽略了A对B的帮助,忽略了A在营销策划、做内容方面的优点,同时讨厌能够让自己联想到A的事物,比如APP上其他老师的产品。

(3)全或无:按照心理学观点,这正是我们面对世界时候的一种反应模式。全或无。夸张得说,我们可以简单理解为“如果一个人身上有一颗痣是黑色的,那他浑身都是黑色的”。道德的判断是0和1,有且只有0和1,不存在中间地带。既然A在对待B的这件事儿上不太仁义,那A这个人,以及他的产品,他的平台上的其他老师的内容,都是不好的。

(4)站队:朋友CC的对话里存在这样的底层假设:B是好的,A在帮助B的事儿上不仁义,A是坏的,是和B对立的,我是B阵营的,因此A的产品我都不要去碰,即使APP上的产品再好我也没兴趣。职场里,不分青红皂白得尽早站队摆阵营,是非常危险的。而努力成长,成为有实力有能力的中间派,才是更好的方法。

此外站队还存在一个问题,比如爸爸妈妈吵架时候,你妈妈让你打爸爸,你打了,并且和妈妈站在一个阵营上。结果第二天两人和好了。你什么感受?你爸爸对你什么感受?

(5)情绪管理问题:人可以有自己的喜怒哀乐,有自己的情绪反应。但是职场人最重要的一项能力,就是管理好自己的情绪,把情绪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和程度内。如果因为讨厌A就排斥一切A相关的事物,我们做一个假设,如果在工作中,合作方有自己讨厌的特质,那你是否因此就和他不合作?

举个更直接的例子。某女士因为丈夫在外另建家庭而被离婚,此时在工作中,正好发现合作的大客户也背着妻子在外有劈腿,因此就拒绝和大客户的合作,甚至把他臭骂一顿。这会有什么后果呢?刚刚失去家庭的女士马上要是去自己的事业。这就是情绪管理问题的后果。

当然我们可以说,她心情不好,要体谅。即使不丢掉工作,对个人职业形象的影响也是巨大的,它相当于给你贴上了一个大大的标签“这人情绪会凌驾于工作至上,别给他任务,会搞砸。


3.职场自杀术——拎不清

结合以上几个元素,总体来说,有个名字做概况,这就是拎不清。

A的行为有好的一面:帮助B度过难关,也有朋友CC认为坏的一面,不仁义。A这个人或许存在功利不仁义的坏特点,但他把APP做的很赞,营销和内容极好,这就是优点;A这个人或许,他什么都不好,但他的APP更多是个平台,上面的其他老师都是行业内大咖,他们的内容分享非常赞,这就是好的方面。

然而因为拎不清,因为一个小小的自认为的性格缺点,就否认这个人,并且泛化到了A的平台上的其他老师的产品上面去。

在我看来,职场中拎得清,是一个成熟职业人的基本素质。

比如面对一个人,一位客户,可能他的性格,言语,做事儿方式,让我分分钟想撞墙,但是不妨碍我依然全心投入为他服务。上纲上线得说,这就是职业道德。在职业框架下做职业范围的事儿,去掉我们个人的好恶,以公司的利益和岗位职责为标准来约束自己的行为。


最后

以上我们分析了这件事儿里主角的行为,做了扩大化的分析,指出了5个方面存在的问题,而这几个方面,正是拎不清的表现。

拎不清被我称为职场自杀术,因为后果很严重。到底有什么后果呢,明日和大家分享。

咱们明日见!

哦对了,我发现B后来也来A的APP上做专栏,销量还不错,钱和名气双收。不知道朋友知道了会有什么想法,此时此刻我想说,好尴尬啊....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前文回顾: 职场自杀术(1)中我提到,我推荐某APP上的课程给刚刚工作的朋友,APP上专栏内容对职场非常有帮助,每...
    condi的世界阅读 633评论 3 4
  • Android 自定义View的各种姿势1 Activity的显示之ViewRootImpl详解 Activity...
    passiontim阅读 173,482评论 25 708
  • 封装网络请求是因为项目中需要与服务器进行交互的次数非常多,封装好之后可以节省很多代码,也方便调用. 通常我会建一个...
    找不到好的ID阅读 1,439评论 3 6
  • 钗头凤 陆游 红酥手,黄滕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杯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江...
    隔山灯火阅读 462评论 0 0
  • 作业1:好好回想一下,小时候呆呆看过什么。挑选一个印象或一幅画面写出来。 小时候常常会坐在窗户边往外看风景。老家的...
    王姝娆阅读 222评论 4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