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去韦老师的朋友圈查看一个之前想看,还没抽出时间去看的状态,映入眼帘的是封面上的文字“用心灵温暖心灵,让更多的人因为心理学而受益”,这句话,于网校而言,或者于普通学员而言,都是掷地有声。如果我是刚加入网校的初学者,那么我应该会把这句话理解成网校的一个预期目标,或是校训之类的用于鼓舞士气,可在网校待的久了,变不再把这句话当成简单的一个金句,我感觉这是网校的“行”,也可以说是“型”。
在很多学员还在感慨“用心灵温暖心灵,让更多的人因为心理学而受益”这句话说的有理时,或者说在很多人还停留在“知”的层面时,网校已经跳出了“知行合一”中“知”的层面,把“行”作成了常态。独立开展的各种公益活动,带动学员间接开展的公益活动,传道受业解惑中自然流露的助人之心,而我们这些普通学员,很多人本是带着自助的心走进网校,在网校的带领下,提升了自己的心理资本,在能够给自己答疑解惑的同时,升起了助人的心,愿意或是主动的运用心理学的知识去帮助别人,去用自己的心灵温暖他人的心灵,在“心心相印”中提升了各自的人生价值,网校是“大助”,衍生出了我们这些“小助”,勿以善小而不为,为就对了。作为网校的老学员,我也是心理学的受益者,在提升自身心理资本的同时,在网校的带领下,升起了助人的公益之心,疫情期间,用所学的心理学知识服务当地境外、省外返城人员四十余人,一定程度的缓解了他们的焦虑,能够将社会服务与治理专业的知识学以致用,能够以小渡的身份继续为身边的人做志愿服务,还真的不敢跟网校道一声“谢”,毕竟,跟网校的带领相比,真就感觉“谢”字太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