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者及其职责
一、管理者特征和角色定位
1.管理者的特征:管理者是在组织中从事管理工作,并对组织绩效负责的人。管理者要具备三个特征:组织中的一种角色,组织中从事管理工作,有直接下属
2.管理者的职责分工:
高层对组织负全责,主要负责创造环境和重大问题决策。
中层承上启下,根据上级指示,指挥基层管理者创造性开展工作
基层直接监督现场作业人员,保证完成任务
二、管理者角色定位
1.角色定位:
基层管理者:作为下级,服从命令,接受指挥;作为组织成员,以组织利益为出发点
高层管理者:对组织负全责,拥有对全体人员和活动的监督权以及指挥直接下属的权利,但要防止越级指挥和事必躬亲
2.角色错位现象:高层越级指挥和事必躬亲、中层仅仅停留在上传下达、基层根据自己的判断做事
三、管理者的权利
1.指挥权:支配权、强制权、奖励权
2.支配权:在工作职责范围内的,配置资源、人员分配、规则制定权,下级必须服从。
3.强制权:当下属没有履行应履行职责时,通过威胁,迫使下属因惧怕而履行职责。
4.奖赏权:通过奖励诱使下属做额外的工作,是以交换为原则。
权力使用原则:权利并不总是有效,权利只有当下属接受时才是有效的。三种权利要区分场合使用。要多用奖赏权,少用强制权,巧用支配权。
四、管理者的作用、职责、素质要求
1.管理者的作用:在内外部既定的组织环境中,管理者对组织绩效起到决定性作用。
对外部环境:搜集信息、研究变化、预测趋势、分析影响程度、作出反应。
对任务环境因素,可以主动通过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四大职能加以调整应对。
在一个组织中,之所以需要管理者,就是因为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和内部资源的不充分。
管理者的职责:无论管理者在组织中的地位如何,其所担负的基本任务是一样的,即设计和维护一种环境,使身处其中的成员能在组织内协调地工作,以充分发挥组织的力量,克服各种困难,有效的实现组织目标。
2.管理者的素质要求:
高层管理者:
重要能力:判断能力。
重要品质:事业心上进心,自信心。
知识结构:宽广的知识面。
中层管理者:
重要能力:理解能力、沟通能力。
重要品质:责任心和事业心。
知识结构:专业管理能力。
基层管理者:
重要能力:理解能力、体质精神、领导能力(权少事多,影响力要高)。
重要品质:责任心、忠诚。
知识结构:专业的业务知识。
了解管理层分类,知道在什么要做什么事,需要具备什么能力。不要让自己被提拔到不能胜任的位置。
彼得定律:组织当中总会倾向于把一个人提拔到他不能胜任的位置。所以,提拔干部,不能只看他当下做的好不好,更要看到他的潜力。
五、优秀的管理者和一般的管理者的素质
优秀的管理者一般具有以下特支:
1.全局观,能够从整体的角度看自己的本职工作,统筹利用整体的资源做自己的工作。
2.系统观,洞察事物之间的联系,以小见大,一叶知秋,举一反三。具备概念能力,可以把复杂问题简单化。
3.创新性,具备主动性、进取心、事业心,始终考虑如何做得更好、还可以做什么。
六、当组织绩效不够乐观,管理者该如何述职?
汇报工作前,首先明确一个要点。管理者的责任是什么。管理者的责任,就是在环境多变、资源有限的条件下,创造组织绩效。所以,工作汇报,应遵循以下原则:
1.不归因外部因素。管理者的责任,就是在环境多变、资源有限的条件下,创造组织绩效。所以汇报工作,不要评价工作,不要强调客观环境。
2.不归因于上级目标,和平级协助。上级选用就是为了完成目标。平级协助,靠的是自身协调,是自身能力的体现。
3.不归因于下级。组织中成员的行为,取决于管理者在组织中塑造的环境。
管理者牢固树立三种思维:
1.很难说(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2.统统摆平(目标导向,追求效率、效益最大化);
3.责任在我(从我做起,责任在我)。
组织绩效不行,管理者应归因于自身。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