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4招让人变聪明的秘笈,价值200万,但今天免费

在现实工作中,我们常常会碰到职场上存在这样的小白:他非常兴奋地跑过来和你说事儿。

小白:x经理,我有一个好方案,这个方案是只要通过微信每日推送就能大幅提高英语能力的产品,效果很好。

经理:是吗,你说说。

小白:真的很厉害,我微信朋友圈里的专业朋友都说很厉害呢。只要每日推送微信就可以了。

经理:这个你说过了,但现在有很多产品都是每日微信推送的,听起来没啥创新性嘛?

小白:不过,据说表现形式会有不一样哦,英语专家YY也说很好的。

经理:哪里不一样?到底好在哪里呢?

小白:具体我不清楚。

经理:……

上面这个小白可能过分了一些,但现实职场中,你是否也曾经发生过没有想清楚“逻辑的闭环”就兴奋地去向上报告的情形呢?

由日本作家狩野未希撰写的《哈佛6堂独立司考课》就犀利地指出:

1.很多人只期待一个结论,却在多年以后发现这个结论是错的。

2.不少人觉得自己已经想清楚了,但真的到讲的时候却发现自己讲不清楚。

3.有些人开始意识到深入思考的重要却没有方法。

4.一些人已经能设法做预案了,但到底该怎么做心里却没谱。

那么,怎样才能绕开以上四个大坑,如何才能找到工具,让自己成为一个聪明的人呢?下面的这4项原则就是关键。

原则一:区分意见还是事实

曾经有一位朋友,他在网上看到一个养生的方法,据说有“中华xx会”的专家背书。之后他就每天坚持这套方法,多年以后的一次体检,他被检查出脾脏肿大,花了很大的精力和金钱付出,才知道脾脏肿大的根本原因与所谓的“养生方法”有关,在停止这套方法的几个月后,身体的修复能力发挥作用,脾脏机能也终于恢复了正常。

《卓老板聊科技》的主播卓克每期节目之前都会说:知识这东西,就得不断的核实与订正,尤其是从别人那听来的知识。那么我们通过什么来核实呢?

答案是区分这个信息是意见还是事实。

意见:是人们对事物所产生的看法或想法;

事实:是支撑意见的数据或事件。

比如:你用过KEEP吗,这个锻炼软件很不错。这是意见还是事实?

又如:你知道喜马拉雅FM吗?它是一个3.7亿人都在使用的APP。这是意见还是事实?

小结:分清意见或事实,你就超越了70%的地球人。

原则二:用5W2H模型过脑

之前三米君曾举过一个小龙虾店营销方案的例子(待会儿看完后,后台回复关键字:小龙虾,就能看到),这个案例你如果用5W2H模型过脑,那么你就能非常清晰地给朋友分享这个有趣案例了。

What:     只要冲到门外,用店里准备的一个扩音喇叭大喊三声:

“我爱xxx小龙虾店,

我爱xxx小龙虾店,

我爱xxx小龙虾店,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说~三~遍~!”

那么这桌就能免费获得一盘十只装的小份十三香小龙虾。

Who:      顾客

When:    点好小菜后

Where:   在该店门口

Why:      因为这样顾客可以免费获得一盘十只装的小份十三香小龙虾;店家可以免费获得一次营销。

How:       1.规定每半小时把扩音喇叭放出来,简单介绍并宣布活动开始

2.没人使用时由推广大使(托)表演一遍,并由服务人员一边引起注意,一边给托送上赠品小龙虾

3.服务人员可以怂恿顾客在时间来临后效法

How much:十只装小龙虾,成本约10~15元

你看,遇到任何事情,脑子里只要过过一遍5W2H模型,不但事情说得清楚,哪怕让你去执行都很可能绰绰有余。

原则三:一人辩证法--同时扮演A君与非A君

巴菲特的合伙人,被称为财富精神导师的查理·芒格曾经说过:考察一个人是否拥有一流的智力,就要看他是否能够在头脑中同时拥有两种相反的想法,并且仍然能够正常思考。这是比较通俗的说法,运用到深入思考上,则被称为“一人辩证法”。

这种做法往往被运用在需要作出一项决策时:

比如,你受到了出版社的邀约,请你写一本书,第一种方案是给你7%的版税,但首印只有2000本;第二种方案是支付你28000元的买断稿酬,你选哪种?

如果你的直觉倾向于版税方案。这时,你就可以在内心中虚拟一个支持买断方案的人物:“非A君”。

A君:版税方案的好处很多,比如你的书万一畅销,卖了100万册,那出版社必然会多次印刷,你的稿酬就很可能是20元x100万x7%=140万。

非A君:可是你要知道,这是你的第一本书,畅销的可能性到底有多大,你很可能连这2000本都卖不出去,那么版税只有20元x2000x7%=2800元。但如果买断稿酬,你不但可以拿到10倍的稿酬,而且有了名气以后,你还愁没有出版社来做第二本书的邀约吗?

脑子里有两个小人以截然相反的观点在辩论,最终你必然可以达到一个全面思考和理性的结论了。

原则四:预案法则-二维、四步骤预测未来

预案法则的二维:

1.发展顺利时的情节

2.发展不顺利时的情节

预案法则的四步骤:

1.如果成为现实,会发生什么事?

2.相应的措施。

3.措施的难易程度。

4.措施是否需要现在就落实?

下图三米君偷个懒,用书中的案例为例子:

小结:用好二维、四步骤预测未来法,可以让你在任何情形都能做到胸有成竹,从容不迫。

总结:

1.区分意见还是事实,不做盲目的,70%的无知群众;

2.用5W2H模型过脑,形成思维逻辑的闭环,任谁打破砂锅问到底,你都能经得起考验;

3.同时扮演A君与非A君,助你作出最全面的决策;

4.利用二维、四步骤工具预测未来,做胸有成竹的你。

看完这四招,有没有觉得自己找到了变聪明的路径呢?接下去的6个礼拜,就开始实践吧。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1. git push git push主要用于上传代码到GitHub上在本地创建一个文件夹作为local rep...
    骑着羊驼来看你阅读 3,222评论 0 0
  • 在今晨,我所遇到的一些事物 都在明亮着 譬如一滴露珠挂在草尖上 譬如一朵花开在悬崖上 譬如一只白色的小犬 在长满荒...
    甘肃子溪阅读 1,085评论 2 3
  • 过了很久,阿阮还是忘不了那天夜空里朦胧的月亮,她的心里藏着一首诗,不敢同他讲,她只会站在角落远远看着他,不敢...
    木以为杨阅读 2,854评论 0 0
  • 又睡了一夜,天亮了 在海与天连接的地方 金黄一片 不一会儿 朝阳出现了 天地间一片黄灿灿 就这样,新的一天在金黄中...
    百古风流阅读 3,290评论 0 0
  • Daydream 实验室是以 Google VR 团队的方式去探索不同的应用程序与 VR 的交互,将工程师和设计师...
    04b9cd76cdec阅读 2,548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