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地坛》是当代作家史铁生所著的一篇长篇哲思抒情散文。这部作品是史铁生文学作品中,充满哲思又极为人性化的代表作之一。是作者十五年来摇着轮椅在地坛思索的结晶。散文中饱含作者对人生的种种感悟,对亲情的深情讴歌,地坛只是一个载体,而文章本质却是一个绝望的人寻求希望的过程,以及对母亲的思念。
读完这本书,我就想到一个词语——向死而生。史铁生因为生病双腿无法行动,在文中,他一直把自己称为“残疾人”,在自嘲的悲伤背后,我从文字中更多地感受到的是在绝望中疯狂抓住希望的坚强的意志。史铁生也会痛恨自己的命运,埋冤老天的不公,在双腿无法行走的最初几年,史铁生每天都会摇着轮椅到地坛,一待往往就是一整天。地坛是史铁生的“庇护所”,在这里,他遇见了很多人,没有交集、没有联系,他就每天默默注视着他们,写写文章。也是在这里,母亲成了他一生的遗憾,史铁生在书中这样写道“但这种羞涩只给我悔恨,丝毫没有骄傲。”不知道史铁生当时注视着母亲焦急寻找他时是怎样的羞涩与纠结,但母亲的脚步和身影却成了他一辈子的遗憾。
后来,史铁生住进了医院,在这里,他构思了一篇“好运设计”,他用文字描述了他渴望拥有的来生——来生很顺利、很幸福,是每个人都会羡慕的人生。但是在文章结尾,他提到“人生的意义在于你能创造过程的美好和精彩,生命的价值在于你能够镇静而又激动地欣赏这过程的美丽和悲壮”。我想,即使他的一生并不顺利,甚至相较于大部分人来说更加“悲惨”,但他就是那位生命意义的创造者,向死而生的他却活出了耀眼与希望,成为文坛永不陨落的行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