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阅读!本文乃作者个人原创,未经允许谢绝转载,欢迎转发分享。
五一假期的前一天早上,一起生活了近一年的弟弟突然宣布搬出去住,然后就拖着大大的行李箱上班去了。
全家错愕,一时都像断了电,互相不知道说什么好。
当时我心里特别难受,脑海里一直浮着一句话“他应该……”
昨晚,搬走5天之后,弟弟受邀请回来吃晚饭,两个孩子缠着舅舅不放,玩得非常开心,趁着孩子们洗澡,弟弟又抓紧时间去给孩子的自行车打气。
突然就释然了,弟弟有自己的人生,他总归要搬走,那么,早一天晚一天又有什么区别?有没有提前告诉我们,又有什么关系?
让我们不得解脱的,不过是“应该”二字。
有个女性朋友,毕业后远离父母生活,节日生日等特殊日子,一般都会主动给父母买礼物、寄钱。又缝爸爸生日,本来准备给爸爸寄些钱花,谁知在生日前爸爸打电话给她说应该给多少钱,朋友当即觉得胸口堵得慌,到了爸爸生日那天也没有缓过来。
对于她来说,尽所能地赡养父母是她爱的回馈,是源于内心,而不是来自外在的道德绑架。
人的心理就是这样,由内而外是动力,由外而来叫压力。虽然预期结果也许是一样,至少在这个事情中,预期结果都是爸爸生日给他寄钱,但动力是自发的,主动的,会带来愉悦,及爱的感受,在人和人之间构建联结。而压力是被动的,强制的,会让人本能地想去挣脱,去反抗,最终导致与预期相反的结果,人与人之间的联结被破坏。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又用了多少“应该”把内在动力化为外部压力,把本来可以很好地建立联结的机会硬生生变成了打断联结的创伤。
当我们觉得,老公应该有担待、有责任心、坚强、勇敢、给我们很强的安全感又温柔无比……我们就会拿这些“应该”去期望他、要求他,甚至去对比他的日常行为,一旦他出现一些不符合这些“应该”的行为,比如他偶尔的逃离、偶尔的软弱、偶尔的粗鲁,比如某一天他上班回家窝在沙发上说:“养个家真不容易”,比如……这个时候,我们会失望,会急着去否定、批判他们,会把老公“一棒子打死”——最后,我们互相忘记了当年为何牵手在一起。
当我们觉得,孩子应该“懂事”、“懂礼貌”、“爱干净”、“讲道理”、“大的让着小的”、该活泼时开朗活泼、该听话时文静乖巧……我们就会一一对照,家里来了客人,内向的孩子躲在大人身后——不够活泼开朗,不懂礼貌;外向的孩子缠着客人问东问西——不够文静乖巧;你上班回来,累得不得了,孩子却兴奋得不得了,没有看到你的疲倦,非要你陪着玩游戏——不会关心妈妈,不体贴……然后,我们会通过说教、讲道理、批评等,试图去改变这些“缺点”,最终,我们忘记了孩子最初的可爱模样。
当我们觉得,父母应该理解、体贴、帮我们带孩子、和我们理念一致、用我们喜欢的方式对我们……我们就会去要求父母理解、认同甚至听从我们的,如果没有与我们保持高度一致,那就是固执、执拗、听不进话、自以为是……于是,我们忘却了多年来对父母的尊敬和感激。
当我们觉得,自己应该做个孝顺的孩子、体贴的妻子、温柔的妈妈、尽职的员工……我们会把这些当成必须做到的标准,偶尔没能做到,就会被愧疚压得喘不过气来,又不敢表达自己真实的需求和感受,下次遇到同样或者相似的情景时,会不自觉地回避,然后又更加的愧疚,然后下次继续回避——然后我们发现,我们背离了自己的初衷。
我们用太多的“应该”层层地套在自己和家人的头上,然后不停地念咒。
对老公的“应该”让我们忽略甚至否定、批判他真实的感受,可我们的忽略、否定和批判不会让他的感受消失,只会让他感觉不被关心、理解和接纳,让两个人之间的能量不再流动。
对孩子的“应该”让我们忽视孩子的天性、特质,让我们对孩子本来的样子视而不见,却想把孩子改造成我们所想要的样子。
对父母的“应该”让我们漠视父母的付出和关爱,漠视家庭秩序,在父母面前高高在上,甚至期望指引父母的人生。
对自己的“应该”让我们无视自己的感受和需求,把本来发自内心、主动自愿的事情变成了“不得不做”的任务,沉沉地扛在身上。
我们忘记了,老公、孩子、父母都是和我们不一样的另一个人,有各自独特的感受和需求,我们妄图用我们自己的感受和需求去衡量他们,可是我们又从来不仔细去体会自己的感受和需求是什么?
我们有的,只是头脑中的各种观念——“应该”。
“应该”就是我们生命中的一把“双刃剑”,既刺伤别人,也刺伤自己。
例子中的爸爸,也许怎么也想不到,正是他的“应该”阻断了女儿传递爱的能量,而他自己呢?即使女儿给了他同样多的钱,女儿主动愉快地给也比在要求下不情愿地给会让他感受到更多的爱吧!
有一次诺诺做作业,我在旁边看书,猛然抬头发现,诺诺正拿着笔和橡皮在书桌上涂涂画画,作业上还不着一字,而时间已经过去十几分钟。
当时我脑袋里第一个浮现的念头就是“做作业时应该……”,说出口时却及时止住了,我突然意识到:她为什么没有做作业而在书桌上涂画,是不会做,不想做,还是想要妈妈关注——这些,比起告诉她“应该怎么做作业”重要得多,她的感受、需求和想法也比作业本身重要得多。
我收起板着的脸,换上了温柔的笑,轻松地说到“没想到书桌上还可以画画呀!”诺诺抬头观察我有没有生气,然后很小声地说“妈妈,为什么我的字总也写不好?”
原来是这样!我非常庆幸我没有一大通“应该”的帽子盖下来,不然,我得错失多好的和孩子联结的机会!孩子又会多么无助和失望。
“应该”让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停留在大脑层面,传递了控制与强迫的讯息,让我们失去心与心沟通的机会,阻断了进一步深层次联结的可能。
把用“应该”武装的大脑放下,我们才能与我们所爱或爱我们的人建立更愉快稳固流畅的关系。
当“应该”浮现的时候,静下来,不说话,仔细观想、觉察,看看自己此时此刻的感受和需求是什么?
让那个感受从你的心里流经,然后流淌出去。
或者,平和地表达你的感受和需求,只是感受和需求,而不是观念和要求。
也静下心来,倾听家人的感受和需求,不评价、不批判、不否定。
试着去做,你会发现,生活会有意想不到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