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才应该是我们的人生第一课?

01

图片发自简书App

照片上的这个女孩叫小花(化名),今年13岁,由于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她与70多岁的爷爷一起生活。就在前几天,爷爷发现小花连着两个晚上没回家,追问之下才得知她被一中年男人带去开房,被灌醉后受到侵害。尽管嫌疑人已被警察带走并将受到法律的制裁,但是给小花身心造成的伤害却也变得不可逆转。

近年来,“教师猥亵、伤害女童”事件、“留守少女遭性侵”事件时有发生,让我们一边痛恨那些把魔爪伸向无辜孩子的无耻之徒,一边又对国内依旧遮遮掩掩的性教育深恶痛疾。

从小到大,社会环境以及周围人对性教育的漠视与讳莫如深,让我们对性既好奇又厌恶(因为许多家长会告诉孩子:性是丑陋的、不美好的)。其结果就是,我们对社会环境安全性的盲目乐观,对孩子对性的理解程度的盲目乐观,以及对孩子自我保护能力的盲目乐观,让我们的孩子不断受到伤害。

对孩子的教育不是一蹴而就而是循序渐进的,性教育亦是如此。你不可能指望孩子到了一定年纪自然而然就能搞明白它,倘若没有正确的教育引导,他们大都会走很多弯路,受到很多不必要的伤害。

02

小公主夏天和爸爸夏克立

2015年大型亲子类节目《爸爸去哪儿》第三季开播,作为里面唯一一位带女儿参加节目的爸爸,夏克立对女儿夏天从小灌输的自我保护意识不禁让人啧啧称赞。比如,不可以让任何男生看到自己换衣服,比如,夏天与男生独处要把门打开,看似很细微的举动,却把对女儿的安全意识培养做的丝丝入扣。

这让我不由的想起很多年前看过的一篇文章,文章作者去日本旅游时,到朋友家做客,期间看到朋友每天帮自己14岁的女儿整理完书包,都会往里面放一只避孕套,这让她既惊讶又不解。朋友却平静的告诉她:“女儿已经到了青春期,如果她想尝试性,那么尽可以在有安全措施的情况下去体验性的快乐。另外,如果不幸遇到坏人,也可以把对自己的伤害尽量降低”。这位母亲的做法倘若放到国内,大概一定会被千夫所指吧!

无论我们怎样嘲讽国外的性教育如何开放,有一点我们必须承认:许多国家在性教育方面所做出的努力,让我们望尘莫及。比如英国法律规定,必须对五岁儿童开始强制性性教育;瑞典通过电视实施性教育;芬兰从幼儿园开始就有性教育图书;马来西亚对四岁以上的小孩传授性知识;新加坡推出多媒体性教育教材,等等。国外对性教育的重视,不仅保障了儿童的健康成长,而且还降低了社会的堕胎率、性病传播率、性犯罪率,这在一定程度上净化了社会环境、保证了社会稳定。

03

我们总是习惯把诸如远大志向、良好习惯、坚强毅力等等作为给孩子上的人生第一课,却忽略了对他们来说至关重要的人身安全教育。我始终认为,一个人成功的基石有两个,一个是健康的身体,一个是健康的心理,而层出不穷的性侵事件,恰恰会毁掉一个孩子最宝贵的这两样东西。

不过,依目前的情况来看,想要完全倚仗社会和学校的力量教授孩子如何自我保护还有些难度,所以家庭就成了对孩子进行性教育的主要基地,作为父母可以从生活中的小事着手,依孩子年龄特点对其进行必要的性教育。

下面推荐两本书,一本是胡萍写的《善解童贞》,另一本是詹姆士·杜布森的《预备青春期》。前者提供了对0~6岁儿童全面、系统的性关怀和性教育的方法,后者则是从12~20岁男孩、女孩的视角讨论了青春期诸多敏感话题。


结束语

我们对孩子所有的祝福和期盼都建立在其健康的身心基础上,所以请好好保护他们的童贞,别让他们眼中的世界有一天由彩色变成灰白。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今天(2017/1/10)下午5点25分,qq收到一封邮件,仔细一看原来是工资单,心想太好了,发工资了,这次工资肯...
    孤独不离阅读 1,384评论 0 1
  • 前两天, 大叔问,你下步会去哪呢? 我说不知道, 大叔说, 要不回来吧。 那一刻, 突然很想念厦门。 我于是跳过躺...
    波波的吉他阅读 2,944评论 2 1
  • 观察一杯水~第三天 这杯水清净、温柔、圣洁。我与她静静地看着彼此,用心来交流。她有一颗菩萨心,在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