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会考试成绩出来以后,几家欢喜几家愁的日子渐渐远去。老考生和新考生已经开始自习或者选择培训机构的路上。作为一个考试时间长达5年的人,我想我可以讲讲我5年以来读过的网校。其他的网校我并不是说不好,而是自己没去学过,没有发言权。我也没有接触过面授班,所以也是无法回答面授班好不好的问题。
我只谈我读过的3个网校:中华,东奥,BT学院
一开头选的是中华,其实没有说觉得好不好的原因,只是中华开课比较早。在试听了他们的老师后,我跟定一个老师就不想再换了,这个“跟定一个老师不放手”的学习思路我也贯穿到了我以后的学习中。我觉得中华的老师最大的特点就是讲得很细致。有时审计实务上有不明白的东西,我也会拿出对应学科的讲义翻看。与优点细致相对应的缺点就是冗长。我之前一直给自己催眠说:这是一部100集大型连续剧,要看完。经济法和税法因为剧情比较多,还能醒着听。其他科目每个科目是醒着开始,中间不知不觉睡过去,进度条差不多最后了再醒来。
考试东奥的集数会比中华少一些,视频和讲义断开的地方我觉得分布相对中华合理一些。中华一章书全部塞在一个讲义里实在太不合理啦。对于考试重点,相对中华来说会有一些侧重。虽然东奥已经有所改善,但视频集数太多,仍然是一个缺点。
所以,如果不是基于仅仅以考试目的的,而是本身有财务知识基础,且基于实务上有比较精细的要求的。在实务的基础上需要兼备考试的。我个人会推荐你中华。如果是有财务基础知识,实务上没有精细要求的,且侧重于考试的,我推荐东奥。
今年,我报的是BT学院。BT学院的课时很少,是一句真话。一个月把整个会计书过了第一遍。我想这个速度中华和东奥都没有办法做到。
用直播软件进行直播上课,课后答疑即时回应(这肯定是相对中华和东奥来说吧,毕竟每个人都不能24小时抓着手机不放),老师在微信群里随时出现,点名检查作业,让拖延症患者心惊胆战,班级互助等。我想这就是BT网校能够火起来的原因吧。
也正因为是直播,有错误就无法隐藏;正因为是直播,有情绪就难以控制,甚至老师讲话的口音(是的,就是有口音)。上课骂人,情绪化,停住不上课去教育某一两同学……这些都是BT学院直播的缺陷。
如果你觉得这些还是无关痛痒的缺陷,那么接下来这个缺陷可能对于你至关重要。那就是老师是一个注会考试过来人,而不是一个注会教材研读者。这意味着他能够带着大家过教材,告诉你老师认为的考点。但是知识点深层的含义,他并不一定每一条都像中华和东奥那样教给你。如果你有这种知识需求,又在BT学院,那么我告诉你只能够:1、退课,转向中华或者东奥的怀抱;2、在被要求一次又一次的刷真题的情况下,不停地结合教材,就像练功,一层,二层,三层,知道最后突然了解了里头的奥义;3、自己另外查资料理解。
有时觉得选择培训机构就像选医生:这个人觉得这个医生不错能把自己治好,那个人觉得这个医生不行只那么久病都不好。但是有没有考虑过你看错了医生,这个医生擅长的是儿科,那个医生擅长的是老年人的病症呢?还有就是久久地看了一个医生,中途换了一个医生,病刚好就好了。所以治愈的功劳前一任医生是否有一份呢?后一任医生到底是医术了得,还是恰好运气问题呢?
所以,我希望大家能够冷静思考。不要被培训机构的通关率蒙蔽。自己通关了才是好的。自己没有通关,培训机构的通关率再高,其实跟你也没有什么关系。
衷心祝愿大家能够顺利通过注会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