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我有记忆起,我就知道西院大娘家有棵月季花。这棵月季花种在用石头垒起来的花坛里。这棵月季花很大,在我站在花坛上摘花的岁月中,它一直比我高。
在花开灿烂时节,花多叶稠,挨挨挤挤,热闹极了。我总能看到红花站在绿叶上得意地笑,绿叶不服气地伸长脖子往外钻,最终还是败在了红花之下。以至于我长大后听到“红花需要绿叶配”和“我甘愿做一片绿叶”这样的句子,就心生怀疑:绿叶真的甘愿做配角,衬托红花吗?我不信,这恐怕是它的无奈之举吧。
也有被绿叶压在后面没有钻出来的花朵,它们就会被大娘摘下来送给我和我的发小,我的发小叫玉芳。大娘对我俩是不吝惜的,就算是开在枝头上的花,大娘也会摘下来送给我俩。我俩那时都梳着两个大辫子,经常是头上插着花,耳朵上夹着花,两只手里还分别拿着几朵花。大娘是允许我俩随时去摘花的,不管家里有没有人,我俩去摘花就不是偷。至于那些爱花的男孩子,大娘不给他们摘花,想要花只能偷。大娘对我俩有偏爱,可能是在附近几家的小孩子里,只有我俩是女孩,也只有我俩去摘花。
我俩爱花,邻居和我们的妈妈知道,于是我们的妈妈分别给我们做了带花的裙子。玉芳的裙子是绿底红花,像极了大娘家的那棵月季花。我的裙子是红底大黄花。裙子很长到脚脖子,邻居婶娘们见了都说能穿到十六岁。我永远记得我俩穿着大花裙子,头上插着花,耳朵上夹着花,两只手里拿着花,走在路上,心里美滋滋的场景。现在想起来觉得那样多傻呀,但心里是喜悦的。
长大后,我种了很多花。每天早上,我会蹲在地上看花,看得很仔细。发芽了,预计它一天内会长多长,在哪里长花苞,开花时间,还会在哪里发芽。
在冬季阳光很好的日子里,我把门打开,让阳光照进房间。我把花摆在阳光能照到的地方静静地晒太阳,我坐在一旁忙自己的事,就像领了一群听话的孩子。
今年春节,我应丈夫的姐姐之约,到洛阳赏梅。姐姐当年高考失利,工作之后,又读了工人大学。姐姐是好学上进的人,饱览诗书。姐姐也是个爱花,会赏花的人。有她做伴和讲解,我的赏花之行定是收获满满。姐姐这些年一直住在洛阳,经常到隋唐公园游玩,熟知公园里四季的花开花落。
在一个春光明媚,让人产生亲切情愫的天气里,她带着我,我带着喜悦,去和梅花来一场美丽的邂逅。
我俩来到隋唐公园,直奔梅园,来到梅园,看了梅园简介,知道目前梅花有30多个品种,下属小品种有三百多个。简介里介绍了隋唐公园里具体的梅花品种,这么多知识就记不住了,还是直接赏梅吧。
绕过简介牌,进入梅园,便是花海,香气扑鼻而来,这真是:“昨日雪如花,今日花如雪,是也。梅吐芬芳香正浓啊。”
那一排排,一片片的梅花,白色的高雅,黄色的淡雅,红色的热烈。有的花朵疏疏淡淡,云淡风轻;有的花朵稠密,热情奔放。有的暗香扑鼻,有的花香浓郁。
浓郁的花香,吸引了无数的小蜜蜂,我想给蜜蜂来个特写,又害怕惊扰人家,耽误人家采蜜。
我们来到白色的梅花树下,吟一首袁枚的《梅》“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唯有暗香来。”此时,这里没有雪,梅花也不是在墙角,不管了,表达了喜悦的心情就行了。
来到红色的梅花树下,我们把开满梅花的长长的枝条放在头顶,留下一个红色梅花鹿的造型。
来到黄色的梅花树下,再留下一个黄色梅花鹿的造型。
看到树杈低,树杈多,树杈粗的梅花树旁,站到树杈上,留下一个站梅花桩的造型。
赏梅的人很多,有的人,拿着专业的照相机来采风,有的转累了,坐在梅花树下休息、看书。
清洁工穿梭于梅花林中,她们很勤劳,把地打扫得干干净净。
我醉了,因为花太美;我醉了,因为花太香;我醉了,醉成了一朵花。
我把姐姐比牡丹,姐姐把我比梅花。我和姐姐在花的世界,深情地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