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乐】每部作品背后都有一个故事—— 三:肖邦第1号钢琴协奏曲的哲思与忧郁

图片发自简书App

9年前的今天,小m写下了纪念肖邦诞辰200周年的《沃拉佐瓦的回响》,收获了人生中第一次公开发表爱乐笔记的机会。9年后的今天,肖邦旋律依旧值得再次续写回味。

通读历史,总觉得肖邦和林黛玉有着接近的气质,两人都是终身苦恋未婚,英年早逝,先天体能不足但才华横溢,前者的旋律里透着一股忧郁的哲思,后者的诗词里散发着惆怅的文墨。所以,肖邦被后人称为“钢琴诗人”,的确堪称一奇!

肖邦是一个为钢琴而生的作曲家,虽然短暂的一生中他只创作了2部钢琴协奏曲,然而这两部协奏曲却将诗人的特有气质推向巅峰。如作曲家本人的书信所写“我是以浪漫、平静、略含忧郁的心情作了这首作品,必须非借此让人产生像是在眼望着一个能引起无数快乐的回忆那样的印象不可。比如像是美丽的春天的明月良宵那样的印象…”

初听这首作品,是在10年前国外友人远程传递的一张专辑。虽然当初对此毫无认知,直到开始关注肖邦国际钢琴比赛,他的协奏曲作品在决赛时便如雷贯耳了。因为这首曲目,基本上把现世所有健在钢琴演奏者们的演奏都听了一遍;又因为肖邦国际钢琴比赛,肖邦成为了小m首个将所有作品全部听完的作曲家。去年网易云音乐的大数据显示,回听率最高的作品,正是肖邦这首第一钢琴协奏曲!

这首协奏曲献给了肖邦的初恋情人,全曲充满了非常动人的柔情,让人觉得此曲只应天上有。它的声音遥远而且明朗,给人一种崇高的虔诚之感,好像声音是由天使歌唱出来的,声音好像在高处绕着宝座飞翔。想起五年前某位音乐大师的纪录片,天籁之后,便是寂静。

盛世听巴赫,内心平和如静水深流;乱世听肖邦,内心忧郁如雨夜情愁。当下每逢心乱如麻,琐事缠身,聆听指尖流淌过过如诗般多旋律,凌乱的内心也随之趋于宁静。

因为肖邦,听过数不清的演奏磨炼了耳朵;因为肖邦,体会到练琴中触键是个精细的活;还是因为肖邦,无味的生活中增添了不少的诗意盎然。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不朽作曲家(第一挡);1.巴赫1685~1750巴洛克德国;2.莫扎特1765~1791古典德国;3.贝多芬177...
    乐度音乐阅读 9,446评论 0 22
  • 肖邦(波兰作曲家、钢琴家) 弗里德里克·弗朗索瓦·肖邦(F.F.Chopin,1810年—1849年),19世纪波...
    af88c59abbf6阅读 1,202评论 0 7
  • 洗澡的时候突然想起小时候,在冬天里,经常跟着妈妈去爸爸的车间浴室洗澡。那是有蒸汽罐的那种,一开气阀就好大的噪音。记...
    citoyendumonde阅读 127评论 0 0
  • 昨天的雨带给我们了一场湿湿的天气。我们现在心情也是湿湿的。
    雄安志源阅读 184评论 0 0
  • 太阳无私的给我们光芒 大地无私的给我们营养 人类的文明在传承流淌 祖国大地处处红旗飘扬 我们意气风发豪情万丈 我们...
    银河谜米阅读 153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