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到“心理治疗”估计很多人都是闻之色变,唯恐避之不及。就算自己心里特别压抑,以至于不能正常生活工作,都还是不肯去见心理医生的人比比皆是,唯恐让别人知道之后说自己有心理疾病。另一方面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生理上的疾病人们往往还比较能够接受,也不怕别人知道,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到底什么是心理治疗?心理治疗到底有什么作用?心理治疗的流程是什么?心理治疗与心理咨询有什么异同点?本书《心理治疗之路》就是为我们来解疑答惑的。
《心理治疗之路》这本书的作者河合隼熊是日本著名的荣格派心理学家,他以自己专业的角度来为我们揭开心理治疗的神秘面纱。本书一共分为十一个章节,详细的从心理治疗的概念到心理治疗与现实,教育,宗教等的联系,从心理治疗的特点到心疗治疗的技法,从心理治疗的过程症状到最后如何训练心理治疗师,作者都用自己专业的眼光给出了他的见解。由于本书的主题是心理治疗,就注定了本书中相关的专业性词汇较多,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们就需要结合相关的书籍一起阅读。
由于我并非心理学专业出身,但是对这方面还是比较感兴趣,就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做了一个主旨分析,如下所示:
第一章“何为心理治疗”里面的重要概念:心理治疗的目的(正文P3)、医学模型、教育模型、成熟模型、自然模型、痊愈与治疗中弗洛伊德的基本思想。这一章中还初步提到了治疗者在心理治疗中的作用:1、在一般人表现出兴趣、容易有偏见的地方,治疗者并没有简单地被表面现象迷惑;2、不要在极限以上勉强硬拼,对超过极限的状况没有清醒的认识是很危险的;3、在接近结束时,要注意把话题转向现实,让当事人的意识回到日常状态,做好回家的准备。
第二章“心理治疗和现实”主要讲述了现实,意识,幻想三者的意义和区分。首先通过讨论‘现实’与‘意识’的关系来引出心理治疗师该如何对待‘现实’这一概念:“心理治疗师与其认为存在着‘唯一正确的现实’,还不如多去关注:当事人是如何认识现实的?这个人认识现实的方法对本人有什么意义、跟周围的人有什么关系?”,然后对‘意识’进行重点解剖分析,讨论了意识的层状结构,并对给出的示意图中针对‘零点’这一概念作出了解释。
第三章:“心理治疗的科学性”的重点:深层心理学的本质(一种‘自我心理学’,也就是说,‘我研究的不是其他人,而是我自己’)、因果律式的思考。
第四章-第七章主要讲解了在教育、宗教、文化社会中心理治疗的地位,当然这里分析的主要是日本人。第七章-第十章主要讲述了心理治疗的具体过程。最后一章则是对那些有志成为心理治疗师的人们给出的训练建议。
总体说来,本书真的要看的很懂的话还要花费很大的心思在里面, 我这里只是写的一些我初步的感受,不过即使这样也能体会到作者写这本书的良苦用心——尽可能的让更多的人了解到什么是心理治疗。
京东购书链接:http://item.jd.com/119273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