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姐姐和姐夫去日本玩几天,家里还有一个小孩,便嘱咐我周日过来帮忙陪小孩去上幼儿园。早上睡得正香的时候,被小外甥女吵醒了,于是拿起手机刷朋友圈,看到这样一篇文章《同为90后:他的Snap上市了,我还在玩狼人杀》。笔者是擅长写文章的,标题里面用了一个对比,文章中也不乏对比和实例论证。尤其是,被对比的一方,笔者用了很贴近现实的例子,比如说,“他艰难地开始,你还在刷GPA”,比如说“看到北上广的房价我虚了,看到正在老去的爸妈我虚了,看到创业一个一个的坑我更虚了”,比如说“于是我们拿着‘还不错’的薪水,省着钱,周末玩着桌游虚度人生”(笔者可能还忽略了薪水达不到“还不错”水平的同学)。
因为笔者的对比很现实,说的点好像我们大部分人都踩中了,说得我们心惊胆战的,好像我们竟是如此的麻木,我们努力刷GPA努力赚钱买房想到老去的爸妈,这都成为阻碍我们实现梦想的障碍。当然我知道笔者的原意应该不是这样的,但是笔者为了读者感受更深刻,可能是需要做如此的对比,但我觉得确实不恰当。什么情况下我觉得可以做这样的对比呢?如果有人是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看不得别人这么年轻有为,那笔者可以通过这样的对比来回应。
再看笔者举的例子,某某人在几岁的时候创办了什么公司或者在哪个领域做到了第一,最后笔者为了证明什么时候薄发都不晚,举了一些例子,比如说某个互联网大佬在几岁才创建了什么公司。笔者的意思是其实要实现梦想什么时候都不算晚。这些例子是有局限性的,因为例子里面年龄最大是35岁,在我看来,35岁确实还是一个当打之年,而且三十岁可能才是一个人真正成熟爆发的时候。那35岁以后呢?笔者并没说清楚。
我并不是特意挑刺,我的意思是,这篇文章也就是未满30岁的我们看看罢了,反过来看,是有点以我们为世界中心的出发点去思考这些事情。但其实世界从来不是如此,世界是有资本中心的,但是从个人心里层面上,世界几乎是以每个人为中心的,但也意味着是去中心化的。
另一点,笔者透露出来的结论,让人总觉得应该是要另辟蹊径,人生才是对的。很多时候,我们把梦想、成功、财富或者成就,都等价来看,一个实现梦想的人应该有很多财富或者成就,不应该被很多东西束缚,这样他才是成功的,而“家庭幸福”也应该为梦想让道一样。这里面笔者还有点隐喻着,我们打破束缚,充实人生,才能成功,才能跟他举的所有例子里的人一样。我知道笔者可能是无意的,我觉得她认同的成功,应该不止这一个标准,只是人很容易被这些光鲜所吸引,以致言辞上有些偏差。然而就算打破束缚、充实人生,梦想也未必能够实现。笔者举了做出大事的人,和普罗大众做对比,好像所有人都应该如此成功。事实上,优秀的人也是通过对比出来的,所以也就只有那么一小撮人,笔者这样的比较好像是在挑战概率论。当然,小概率事件还是会发生的,所以优秀的人一直都会有,我们应该像他们学习但也许不是像他们学习辍学这样的举动。当然,如果所有人都能够在很年轻的时候就把公司做上市,成功的方式更迭,那么笔者的文章只需要把对比的对象再更新一下,又是一篇很好的鸡汤文。
我给文章留下了评论,说不赞同这样的比较,理由有二,一是现实不可忽略,有梦想的人其实也要面对现实,笔者提到的现实的“心虚”,是无法逃避的,直面而心虚,我认为人是勇敢的,它与“梦想不梦想”不应该扯上半毛钱关系。诚然,没有现实我们可以做的更多,但一个成熟的人,本来就是活在这个社会中的,努力刷GPA不是一件不对的事情,笔者的对比明显可能会影响价值观了;二是一个上市公司的背后,有着许许多多拿着“还不错”(甚至“还不错”都达不到)的薪水的人的协作。笔者所在的蚂蚁金服也许今年就要上市了,那是一个很有激情的平台,能够为社会创造许多价值,推动着我们整个世界不断进步,因此我也十分尊敬笔者。但笔者仅仅只讲CEO,我觉得这不合适,CEO也许是一个代表,但做成这件事是需要许许多多的人,我们应该报以尊敬。
在小公司工作也值得尊敬,这个社会需要很多不一样的人,需要不同的公司和企业。他们充斥着我们的生活,给我们提供了许许多多的便利。我们的很多场景是没有“梦想”这一说的,也有很多场景的“梦想”看起来并不是那么宏大的。在我看来,路边可以帮我缝补衣服或者鞋子的摊档,他们是提高我生活幸福感的很重要的一部分,他们有自己的信仰和生活,但不一定充满梦想,而我觉得他们的人生也很有意义。没有实现梦想或者没有梦想的人生是否值得经历,是否需要与有梦想的人生拿来对比,那如果是不经意的成功又如何?
话说回来,自己的选择可能别人都管不了,所以自己说话可以随意一点,但是作为公众人物或者要作为自媒体去发言,言辞还是要慎重。这一点我有优势,我没与什么粉丝,所以随便说说都无所谓,只要不涉政治(我们现在哪有什么言论自由啊?!)。笔者有意提醒自己还有我们要充实自己,不要虚度时光,这一点我是赞同的,也许是认同人应该活得清醒。但是,如果要糊涂地活着,我觉得我也挺好的,每个人最重要的是做好自己,谁也不是谁的人生导师。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喜欢的活法的权利,社会的价值观不应该如此单一,成功或有意义的标准有很多,社会才有包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