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学的时候,几乎全部学科都存在各种各样的定义:勾股定理(数学)、主谓宾定状补(英语)、速度与加速度(物理)、光合作用(生物)等等......
正确地理解这些概念(或者说“术语”),是进一步学习各学科内其他知识的基础。
同样地,生活中也普遍存在各种各样的概念,更通俗的理解叫做“常识”或者“大道理”。
不同的是,在学校里,课本里有对概念的严格定义,老师会反复地从各方面对其加以阐述,让你知道这个概念是什么东西,适用范围在哪里,使用方法是什么。
比如勾股定理的定义是:勾股定理是一个基本的几何定理(这是什么东西),指直角三角形(适用范围)的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使用方法)。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当我们遇到一个概念的时候,概念的定义主要由两部分构成:
- 是由你脑子里对过往已有的概念的理解产生的(比如直觉);
- 是由你身处的环境和身边的人产生的综合影响(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这就必须首先满足两个前提:
- 你必须保证你对脑子里过往所学的已有概念的理解是正确的,如果你的脑子里的定义是2+2=5,那么你就无法正确地理解2*2=4;
- 你必须保证你身处的环境和身边的人也满足第一个前提,想想《皇帝的新装》吧,如果你身边的人都说皇上穿了衣服,那么你就更倾向于认为皇上是穿了衣服的。
你以为的你以为就是你以为的吗?可能,甚至是很可能不是的,你以为的不是你以为的。
你以为分享就是把好东西拿出来给大家享受?你以为阅读量就是读书的数量?你以为年轻就是资本?你以为资产就是你所拥有的一切?你以为财富自由就是银行里用不完的存款?你以为......
以上的问句,你的答案是不是等同于把所有的问句都改成陈述句?
如何正确地理解分享?这里引用李笑来老师的解释:
大多数人以为所谓的分享就是把好东西拿出来和大家一块享受,这个定义是有问题的。好东西必须是你自己的,然后再拿出来和大家一块享受,那才是真正的分享。把别人的好东西拿过去给别人享受,那不是分享,那是“慷他人之慨”。
如何正确地理解阅读量?
不管是在书店还是网上,诸如“如何快速阅读一目十行?”,“我这一年读了50本书,我的方法是...”的标题总是让我们如临大敌,那种感觉就像人家月薪5万,而你年薪5万。
怎么办,追呗。于是你快速地(囫囵吞枣)读了(一扫而过)一本又一本书。别人问你读了多少书时,你感觉良好地答道,不多不多几百本而已。别人再问,那对你影响最大的书是哪一本?它对你的影响是什么?
你就呵呵了。
阅读量,如果把这里的“量”理解为“数量”当然也没啥错,但是这样的理解就难免产生以上所说的结果。如果把“量”理解为“重复的次数”,自然你就会孜孜不倦地反复研读,只有这样才会有“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的深知灼见。如果把“量”理解为“质量”,自然你就会严格谨慎地去挑选辨别下一本要读的书,只有这样才能感受到“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的如沐春风。
阅读速度也是如此,如果你把“速度”理解为“翻书的速度”当然也没啥错,毕竟翻书的速度越快,看书的数量就越多嘛!这就是上面所说的,你对某个概念的理解是由你脑子里对过往已有的概念的理解产生的。一步错,很可能就步步错了。于是“阅读速度”最终变成了“遗忘速度”。
若你把阅读“量”理解为“重复阅读的次数”或者“阅读书籍的质量”,那么你就更倾向于把阅读“速度”理解为“吸收理解的速度”。
阅读杂志等休闲类书籍的时候,阅读速度可以快,因为吸收理解难度低,自然翻阅的速度就快了。而阅读诸如《论语》类的经典有深度的书籍时,阅读速度则应建立在吸收理解的基础上,甚至应该尽可能多地进行反刍,温故而知新。
这就是上文所说的“适用范围”和“使用方法”。其实我们在高中的政治课本里就已经学过了——“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那么——
如何正确地理解年轻就是资本?——年轻是拼搏的资本而不是挥霍的资本。
如何正确地理解资产?——资产是你所拥有的那些能给你带来收益的东西,而不是加速你花费付出的东西。
如何正确地理解财富自由?——财富自由重要的不是财富,而是自由。你挣脱了朝九晚五的束缚,能去追求个人理想的自由。
所以为什么听过很多道理,却依旧过不好这一生?
因为你对所谓的“道理”并没有清晰准确的认识和理解,而不清晰不准确的认识和理解导致你在按“道理”行事的时候跑偏了,这就无关道理本身科不科学正不正确了。
进一步,道理大家都懂,但是知易行难。很多道理,你只是“听过了”却没有“做过”,貌似理解了却实际上左耳进右耳出是最普遍的现象。
另外思考一下,你是如何理解“过好这一生”里面的“过好”二字的?并且,思考你这样的理解是否做到了足够清晰足够准确?
最后以李老师的话作为总结:
清晰且正确的概念是一切思考的基石。
而衡量一个人是否聪明的条件有两个:
- 这个人有没有足够多清晰、准确且必要的概念;
- 这些概念之间有没有清晰、准确且必要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