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些时候,我去邻居哥哥家看望刚出生的小宝宝,正巧碰上了在他家做客的一家人。
一番寒暄之后,我们一起进了卧室。小小的人儿像糯米团子似的缩在婴儿被里,嘴里还不停地吧唧吧唧,想来是刚吃完奶睡着了。
大家都在很热络地关心嫂嫂,不停地夸着孩子长得真好,其乐融融。
客人中有一个小女孩儿,七八岁的样子,扎着高高的马尾,眼睛滴溜溜地转,瞥了一眼床上,说:“以后我才不生小孩,我要去当兵的。”
“你当兵完回来再生小孩啊。”有人开玩笑道,小女孩不以为然,“当兵了我也不生,我不改行了。”大家伙儿只能跟着打哈哈。
一脸稚气,正是看动画、过家家的黄金年龄,却一本正经说出这么成熟的话,不由地让人咋舌。
看见她,仿佛看到了自己小时候。
我们七八岁的时候在做什么呢?
没有手机,没有游戏。村里三五小孩一伙,上山采花抓知了,下河捞鱼掏螃蟹,天真得没有任何烦恼,好不快活。
要问我,脑子里都有什么奇思妙想,可能真的是小小的脑袋有大大的问号:明天接着怎么玩儿?
“思考人生”这种大事,从来都不在我这种小孩子的考虑范围。
但是,时隔十多年,好像一切都变了。
很久之前,我妹妹特别郑重其事地问我,“姐,如果只能选择一个的话,你以后是选择爱情还是面包?”
我:“……”
她还只是个初一的学生,为什么会被这种问题困扰。小小年纪故作高深,我只觉得好笑又无奈。
导致小孩儿想法天差地别的原因究竟是什么?为什么现在的孩子都如此心理早熟?
这恐怕跟电子产品脱不了关系。从胎教隔着肚皮感受到出生后手机平板不离身,孩子一直在接触各种各样的信息。
网络信息良莠不齐,传播方式不受限制,信息接受要求又不高,而小孩的个人意志不坚定、心智尚未健全,更容易受到影响。
再者,曾经下河捞鱼的那一代人如今好多也已为人父母。
他们的教育方式和思想观念与父辈也有所出入,比起教育子女,他们更倾向于把孩子放在朋友的位置上,以己度人。
孩子的早熟,究竟是网络时代的牺牲品还是先进育儿理念的馈赠,到底是要辩证看待。
不能急于否定孩子的想法、扼杀他们的思考,但也不可过于骄矜。
慎思之,明辨之,缓行之,徐图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