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案例题

一、 导入

他曾饮酒而歌“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他曾为世人描绘了“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的世外桃源,他曾如数家珍般描绘了“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的乡村美景……同学们,你们知道他的名字吗?由上可知,他最美的诗情来自田园,下面我们来学习他归隐田园之后的《<归园田居>其一》。

二、文本分析

作者简介:

《归园田居》是晋宋时期文学家陶渊明的组诗作品,共五首(一本作六首)。东晋诗人、辞赋家、散文家。名潜,字元亮,私谥靖节。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晋书》《宋书》均谓其为系陶侃曾孙。曾任江州祭酒、镇军参军、彭泽令等,后去职归隐,绝意仕途。长于诗文辞赋。

祖父、父亲曾做过太守、县令一类的官。他幼年时,家世衰落,家境贫寒。他青年时代曾有建功立业的大志,但未得重用,几做个几任小官。东晋末年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尖锐,仕途充满风险,加之政治腐败,陶渊明对现实很失望。他不愿在纷乱黑暗的现实里随波逐流,曾几次往返于官场与田园之间,最后,从彭泽令职位上隐退,这一年他41岁,直到他63岁去世,终老乡村。

句子翻译及分析:

1、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翻译:少小时就没有随俗气韵,自己的天性是热爱自然。

分析:表明自己的性格与世俗官场生活不适应。“适俗”就是适应仕途中繁缛礼节的限制和尔虞我诈的权势之争,诗人说自己缺乏应酬官场的气质和情操,显示了不同流俗的高尚情操,第二句写自己流连山水喜爱田园,表明归隐田园的意向。

2、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翻译:偶失足落入了仕途罗网,转眼间离田园已十余年。

3、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翻译:笼中鸟常依恋往日山林,池里鱼向往着从前深渊。

分析:“羁鸟”是关在笼中的鸟; “池鱼”是禁在池中的鱼。特点:失去自由,失去最适合它们生活的环境,只会痛苦。也暗示作者在官场就如同“羁鸟”、“池鱼”一般,失去自由。“羁鸟”、“池鱼”是陶渊明自比。运用比喻说明作者身在官场,而心系田园的心情,对自由的向往。

4、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翻译:我愿在南野际开垦荒地,保持着拙朴性归耕田园。

分析:诗人反对官场生活中的八面玲珑、尔虞我诈,怕自己受到官场不良环境的影响而失其本心,希望回归田园,保持本性,保持自己精神上的自由和独立。

5、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翻译:绕房宅方圆有十余亩地,还有那茅屋草舍八九间。

6、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翻译:榆柳树荫盖着房屋后檐,争春的桃与李列满院前。

分析:这四句写近景,从自己的住宅写起。你看,住宅周围有十亩土地,八九间草屋,地方虽不广,房屋虽不多,但毕竟是自己的小天地,是自由自在的心灵栖息之所。榆树柳树的阴影遮住了后房檐,桃树李树罗列在屋子前边,环境是多么幽雅美丽!衬托出了作者恬然自足、怡然自乐的愉悦心情。

7、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翻译:远处的邻村舍依稀可见,村落里飘荡着袅袅炊烟。

分析:写远景,远望村庄轮廓模糊,炊烟袅袅,一切是安详的、舒缓的、柔和的。

8、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翻译:深巷中传来了几声狗吠,桑树顶有雄鸡不停啼唤。

分析:“狗吠深巷中”写远闻,以动衬静,以有声衬无声,更显出乡间的宁静、和平。“鸡鸣桑树颠”写近闻,没有混乱,鸡才能在桑颠得意地啼叫。

9、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翻译:庭院内没有那尘杂干扰,静室里有的是安适悠闲。

10、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翻译:久困于樊笼里毫无自由,我今日总算又归返林山。

分析:表达了诗人回归自然的喜悦之情。

三、重难点分析

难点:

这首诗捕捉住农村中司空见惯的事物,用白描手法简笔勾勒出优美的田园风光,由近到远,声色相调,淡浓相宜,描摹了诗人心中的桃园——朴拙自然、宁静中不失生机的乡村图景。而这一切又与诗人在官场上的生活形成了鲜明的对照。这里诗人用歌颂田园,无言地批判了官场的倾轧、争斗、混乱、险恶,表明了诗人追求恬淡生活和宁静和谐的心境。

重点注释:

少:指少年时代。

适俗:适应世俗。

韵:本性、气质。一作“愿”。

尘网:指尘世,官府生活污浊而又拘束,犹如网罗。这里指仕途。

羁鸟:笼中之鸟。恋:一作“眷”。

池鱼:池塘之鱼。鸟恋旧林、鱼思故渊,借喻自己怀恋旧居。

野:一作“亩”。际:间。

守拙:意思是不随波逐流,固守节操。

方宅:宅地方圆。一说,“方”通“旁”。

暧暧:昏暗,模煳。

依依:轻柔而缓慢的飘升。墟里:村落。

户庭:门庭。尘杂:尘俗杂事。

虚室:空室。

余闲:闲暇。

樊笼:蓄鸟工具,这里比喻官场生活。樊,藩篱,栅栏。

返自然:指归耕园田。

野外:郊野。罕:少。人事:指和俗人结交往来的事。陶渊明诗里的“人事”、“人境”都有贬义,“人事”即“俗事”,“人境”即“尘世”。

五、总结全文

《归园田居》主要写诗人摆脱污浊官场来到清新的农村后的自由生活和愉快心情。这种情绪,用一个词组来概括叫做“返朴归真”。第一是“真”,做人要正直真实不虚伪,具有人的本性;第二是“朴”,处世要朴实,不造作,不慕浮华利禄,而是快意吾心、怡然自乐,恣意游弋,纵情挥洒。这是一种与污浊的官场生活相对立的生活方式,也是历代文人学士所追求的至高至真的境界。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回顾昨天的设计,我发现少了朗读的环节,诗歌如果没有朗读,课堂上没有琅琅的读书声,就会缺少一种韵味。在开始的时...
    谈西_阅读 3,529评论 0 1
  • 作者:陶渊明 朝代:东晋 其一 少无适俗韵1,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2,一去三十年3。 羁鸟恋旧林4,池鱼思故渊...
    唯一念想阅读 615评论 2 0
  • 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 分散逐风转,此已非常身。 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 得欢当作乐,斗酒聚比邻。 盛年不重来...
    青青子衿简书阅读 920评论 1 5
  • 久违的晴天,家长会。 家长大会开好到教室时,离放学已经没多少时间了。班主任说已经安排了三个家长分享经验。 放学铃声...
    飘雪儿5阅读 7,590评论 16 22
  • 今天感恩节哎,感谢一直在我身边的亲朋好友。感恩相遇!感恩不离不弃。 中午开了第一次的党会,身份的转变要...
    迷月闪星情阅读 10,620评论 0 11